第十九章 联军终破西陵城(完)(2 / 2)

加入书签

剩下不到两千人,确实就是已经不错了。确实,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儿,毕竟张飞他们的本意,还是要拖着联军,然后是不让己方全军覆没。所以第一个是要拖住联军,这才是最主要的,而不让己方全军覆没,那其实是次要的,这个没错。张飞他们离开了,张辽几人是下了城头追,不过他们早就骑马跑了。对此,张辽几人也只能是夺了凉州军士卒的战马,然后

一路最下去了。不管能不能追到,至少几人是尽力了,这是他们必须要去做的。而追和不追,这就是他态度的问题了。他们几个想法很明确,与其在这儿带着人杀那断后的凉州军士卒,还真是,不如骑马去追张飞他们。追上与追不上,绝对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还是,这

个就比在西陵城内杀戮着凉州军士卒强。再说了,城内的事儿,还有自己主公(将军)带着人做呢,所以他们如今的目的,就是追赶张飞几人,哪怕追不上,至少落后的凉州军士卒,也不能让他们跑了。对张辽他们来说,就算是杀了他们,也能夺取些战马,凉州军是不怎么缺少战马,可江东军是真缺那个。好歹兖州军有着幽州全境,那是产马的大州,所以他们比

江东军强多了。江东不是没有马,但是他们那地方的马,绝对是当不了战马就是了,最多算是个代步工具,顶天了。所以也只有凉州、并州和幽州出产的马,那才能当战马。就是益州,虽说也有马,但是作为战马,还是不行。是,也能骑着打仗,可那战力就不用多说了吧。因此,这凉州军占据凉州并州,兖州军占据了幽州,都是出产战马的,唯独孙策的江东军,

没有出产战马的地方,至于刘备也是没有,不过他基本没什么大势力,就是和孙策,也是不能比的可歹孙策是占据了两个州,还有荆州几个郡,他刘备才占了多大的地方?不是看不起看不上他,实在是他要真和孙策江东军相比的话,确实,很多地方都是不如的。当然刘备

是有超过孙策的地方不假,可那能有什么大作用呢?如果说刘备他汉军的势力和实力都超过了孙策,那么马超也不会第一个去灭他刘备了,哪怕他认为刘备是个大威胁,这个是没错。但是他还是要先易后难,这个才是根本。如果说刘备真有势力有实力,那么在马超看来,其

人绝对是成了气候,那么就得从长计议了,那样儿的刘备,绝对是更不好对付,不是如今所能比的。孙策和曹仁已经带着联军杀进了城内,本来西陵城就没剩下多少凉州军的人,之后又被张辽他们杀了一阵,这如今也真是没几个了。所以孙策他们一进城,这马上,还在西陵城内的凉州军士卒,终于是全军覆没了。孙策和曹仁也没去招降,也确实,凉州军没人投

降。本来留在西陵城断后的也没有多少,而更为关键的,他们必然是死忠了,所以……至于说他们发现张辽四人不在城中,自然是知道,他们都去追击张飞了。并且从己方士卒那儿,他们更是确定了这一点。对此,不管是孙策也好,是曹仁也罢,都没什么意外的。对他们来

说,确实是比较了解张辽他们。要说他们去追击张飞残部,这事儿他们真是没有半点儿意外。如果说他们一动不动,就光带兵在城内厮杀,那才不是他们的作风呢。所以他们如此,可以说两人是早已预料到了,说起来要是换成孙策的话,他也得这么干。倒是曹仁,他不会

那么做,毕竟这个也算是性格决定了这些吧。张辽他们什么性格,而曹仁呢,显然他们的区别可不小。孙策孙翊兄弟,还有牛金他们就不用多说了,那性格,那脾气,绝对是不小,也不怎么地,确实是不好就对了。至于说张辽、曹真还有曹仁,显然在三人中,也就是曹仁,

脾气还稍微可以,至少比前两个要好多了。张辽和曹真,他们肯定不是孙策三人那样儿的性

格脾气,但是怎么说呢。张辽是并州雁门人,从少年时期就加入了并州军,在刺史丁原的帐下做事儿,之后又追随吕布,说起来这样儿一个人物,说起来他不发火的时候,那怎么都挺好,但是你要惹到他的话,那后果……所以显然,张飞他们,就是得罪张辽的几个,所以

他能轻易说放过他们吗?追上追不上,确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要明确自己的态度,也让所有人看看。至于说曹真,曹真和曹操的关系来说,就算他如今还年轻,但是在兖州军中,也不可能所有人都视而不见。他那脾气虽然不是牛金那样儿,但也确实,有自己的

骄傲,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所以张飞他们带兵跑了,他不可能不追。至于说曹仁,也就是他还有郭淮,他们两个可能不去追击,像是李典,要不是张飞他们早都跑了,估计这个时候他也去追了,所以……真要说稳重,那曹仁绝对是比李典要更稳重,要不然他为什么可以当主帅,领个十几万人马,不成问题,而李典,也就是带几万兵,顶天了。当然这肯定是曹仁

比李典更适合做主帅,同样儿也是其人比李典的本事大,确实,是这样儿,所以他比李典更加稳重,也算在其中的。因此,孙策他们有可能去追张飞他们,可唯独曹仁,他是不会去的。当然了,也难说,还是有其他意外的,毕竟曹仁的想法也不会永远都不变,他必然是会

根据自己所需要的,而去想自己要做什么。所以说如果他不是主帅的话,大多可能,他不会去追击,但是极其微小的几率,他会去,但是基本上是不可能。(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