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尚书发家史(2 / 2)

加入书签

他不是不明白,水至清则无鱼。能够在官场上混得高官显贵的,如果不是皇亲国戚生而富贵,那么一定或多或少的都有些不干不净,否则他怎么可能升到高位?又怎么可能长期保持住高官厚禄?但现在顾尚书的所作所为,实在有些过份了,他所任命的这个粮道官安然安大人,也实在有点贪的太厉害了。

如果只是少贪一些,吴明也就装不知道了,但这等贪法,他也不能容忍。事实上,他已经两次上书给顾尚书,请求顾尚书对安然加以训诫了,最近一次上书就在十天之前。只是,象这种事情,他是不能说给别人听的,否则一旦传到顾尚书耳朵里,就成了他吴明踩着顾尚书表现自己的清正廉明刚直不阿了。

有些事,如果不说出来可能还有成功的希望,一旦说明了,反倒没希望成功了,这就是官场和战场不同之处。就比如现在这样的事情,顾尚书知道连吴明都忍不了了,可能会私下里告诫安然收一收手,以免把大家都逼急了不好收场,但如果吴明不是私下抱怨而是公开说出来,顾尚书总不能承认是自己让安然去贪腐的吧?那么他唯一的选择只能是不但不处罚安然,反而处罚吴明,以便让大家知道不是他顾怀仁任命了一个贪官,而是吴明栽赃。所以。虽然吴明已经写信给顾尚书,但面对卫青和一众将官的质问,他只能忍住。他心里知道这会让许多人对他不满,但他也只能装做不知道。因为如果不是他的手下对他不满而是顾尚书对他不满的话,他的这个官也就当到了头了。

事实上,吴明的心里也在暗暗着急,他也想知道,顾尚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抱怨?信件已经送走十天了,顾尚书也应当看得到了吧?

巧的很,顾尚书此刻正在处理这件事。

顾怀仁,字富白,少年有为,年纪轻轻就成为大学士。别的大学士每天都纠结于财政、吏治、皇权等等,皇帝面前这方面的奏章文书每天都有一尺高,但顾怀仁却没有去做这些研究。

如果你想出人投地,那就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所以顾怀仁既不写如何增加国税的办法,也不抨击地方官吏如何无能贪腐,更不去搀和哪位皇子可能是未来的皇帝,他只是一心一意的研究军事。

三年里,他只上了一道奏章。但就是这一道奏章,让他成为兵部大员。

此后他老老实实的干了十年兵部,十年里,他一点点的由小职员到副手,由副手到大权在握,他最终成为了大汉帝国屈指可数的几大要员之一。

他威风八面。虽然一生从未当过兵,甚至没有见过战场,没有下过部队,但他却是整个国家军队的领导者;他八面玲珑,在和他官职相仿的官吏中,没有谁对他十分不满,但也没有谁对他不敬畏三分。

然而另一方面,他就象一个贪婪的鳄鱼,在他的眼里只有一个字:钱。他不怕钱多,不怕手段黑,只怕手段黑时赚到的钱不够多。他无时无刻不想着如何吞下更多的银钱,从早上一睁眼到晚上睡着,他的脑海中只有两个字在反复闪动:“赚钱!赚钱!赚钱!”

现在,他正在处理他的私信。这些私信他一向不由任何人经手,因为这里多为不可说出的秘密。

比如,第一封信就是粮道官安然送来的,信里没有内容,只有一张银票。十万两。

顾怀仁最爱读这种信,而且特别能读懂这种信。他立刻决定,明天就给安然发一个嘉奖令,奖励他勤勉奉公,保障了前线的粮草需求。这个奖励虽然是给安然的,但同时也证明了他顾怀仁的能力:这个粮道官是谁任命的?难道不是他顾怀仁慧眼识英雄吗?

接下来的信,他可就不那么爱读了。

先是一封定远将军吴明的信,说道他的爱子顾卫东将军在战场上有些违反军纪的行为,但究竟是什么样的行为却语焉不详。

他不喜欢这种信,因为这种信意味着,他有一些把柄被人抓住了。他很明白吴明为什么不说清楚是什么样的行为,因为如果说清楚了,万一这消息被他人知道,就会问他这个兵部尚书是怎么处理的。而他当然不能从重处理自己的儿子。

所以吴明不说清楚是什么样的行为,意思是第一,给他留下遮掩的空间,卖他个好,第二,也让他明白自己处罚顾卫东已经是十分的从轻了,不要再乱加干涉,同时也是个解释的意思,省得顾卫东来告状。

顾怀仁对吴明这种处心积虑给自己留下回旋余地的行为并不感激。他认为,如果吴明真的对自己忠心,就该干脆当做什么也没发生过,无论顾卫东有什么违反军纪的行为,都不应当把这个信息传到他的耳朵里。现在这种行为,反而让他不满,好象他顾怀仁倒要对吴明感恩戴德一样。

而他儿子的来信让他更是对吴明不满。在信中,顾卫东说道吴将军不但把他关押起来,而且在放了自己后纵容下级军官对自己大打出手,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却也是含糊其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