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攻守两难(1 / 2)

加入书签

“顾将军有何高见?”吴明也很吃惊,立刻追问。

顾大将军当然有高见。他自打胳膊断了,在帐中闲的难受,想打个麻将却又被守卫的没收了赌具,百无聊赖之际,决定认真学习一下兵法。而他所能学的兵法自然不会是什么孙子兵法,而是各种故事,如东周列国的故事。虽然这些故事用途不是很大,但至少今天可以用上,用来反对卫青。

其实顾卫东对于战守哪个更好全无看法,也根本没有费心思去想,他所奉行的原则只有一条:卫青说攻,他就说守,卫青说守,他就说攻。何况目前众人都同意守,只有卫青说攻,他自然底气十足的反对卫青。

“战国时的长平之战,廉颇主守,赵括主攻,结果赵括误国,全军覆没,我们今天怎么能再犯这样的错误?”顾卫东得意洋洋的把他昨晚刚看的故事兜了出来:“一失足成千古恨,可怜那七十万秦军将士啊。”

几个将领的鼻子里发出哧声。照顾大将军的意思,倒是赵国杀了秦国七十万士卒。不过顾卫东虽然典故说错了,意思倒还算是明白的,那就是不能轻攻。

卫青恨的直咬牙。此一时彼一时,为将之道在于因敌而变,谁规定的面对强敌就必须得守?要是打仗都可以照搬古代战例,那干脆让说书的来当将军好了。但这番话他不能说,否则是对常将军的大不敬了。

吴明却犹豫了。他的确担心,如果守,如卫青所说,可能累死,如果攻,却可能死的更快。

“各位有什么看法?”吴明也没了主张,只好问在坐众将。

众将一时乱纷纷,有说可攻的,有说当守的,有说先攻后守的,有说守够了再攻的,反正除了直接逃跑这个建议之外都有。

吴明的眉毛皱成一个川字。“这样吧!”他扬声说道:“各军先以守为准,夜已深了,大家回去再想想,本帅也好好想一想,明日再议。”

“明日再议”的结果,仍是没有结果。于是,又一次“明日再议”。

卫青急的在帐中直打转。

他私下里两次向吴明力陈利害,如果坐守,最终只是拖慢了失败的时间,却增加了失败的可能,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失败的危险会越来越大,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但吴明左思右想,始终下不了决心。

现在时间已经过了一天两夜,如果明天又是“明日再议”,那么也就不用“议”了,因为金军已经安营,等金军一分兵,一切都晚了。你攻正面金军,人家大可后撤,其他几路东西南北的四处攻击,难不成看着他们烧粮占城?

卫青站在门外,看着天空。时已二更,他仍是全无睡意。五万大军,难道就这样一步步被金军逼死吗?但他不是吴明,他不能做最后决定,怎么办?

他来回踱着步,心想要是金军能主动来挑战就好了,只是看金军稳稳的扎营,绝无主动攻击的意思,估计他们也是看到了分兵攻击这一招,所以才这么稳当的。

他长叹一声,正要回房,突然一个主意闪进脑海。这个主意实在太可怕,他一想到这办法,不由的全身打了个冷战。

“不行!”他不由叫出声来,急忙晃了晃头,把这个主意从脑袋里赶出去。

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声。卫青眯起眼睛看去,黑暗中,只隐隐看到几个士兵在打架。

他叹了口气。

这几天打架的士兵多了起来,本来士兵们士气高昂,但大军在方县一驻就不动,士兵们的精力无处发泄,没有敌人可打,他们就互相打。士气正慢慢的被消磨。

卫青顿了顿脚。只能这样办了!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有多危险,不但可能面临杀头,甚至可能身败名裂,遗臭万年,但没办法,为了五万将士,为了大汉河山,他只有拼了!他转身进屋,急急忙忙的换上一套便衣,又匆匆写了一封信塞在怀里,躲躲闪闪的出门去了。

次日,是战是守问题没有“再议”,因为金军帮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金军全军来攻了!

“全军备战!”吴明连续下令:“卫游击回归左三队,左三队居中,一、四队分列左右,二、五队为后,马牙将,顾将军有伤在身,请你多多辅助顾将军指挥作战!”

不得不说,吴明的指挥还是有方的。左三队有卫青在,可以当得正面主力,左二队的顾大将军实在让人放心不下,所以让马超辅助,而且把它放在后卫线上,至少不必冒一战既溃的风险。

各将领命而去。

卫青刚一到军中,刘安邦就下令:“卫游击,本队由你指挥!”

卫青暗暗叹气,他感觉自己好象是专职救火队,有危险就上,没危险就下。但不管是什么队,他现在又一次重任在肩。“得令!”卫青响亮的回答。

卫青骑在马上,看着远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