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必须要做(1 / 2)
第二百四十九章 必须要做
晚上八点半,赵长天接到了县委***冯长远的电话。
“赵副县长,邻河镇所有的受灾群众都已经得到安置。”
冯长远虽然极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但语气中的激动已经显露无疑。
在正式开始重建工作之前,即使是最乐观的估计,冯长远也无法想象,仅仅是三天的时间,就能取得这样的理想结果。
确切的说,是只有两天。
毕竟,第一天也就是月9日那天,参与帮扶的家庭实在是少得可怜。
也就是说,在两天的时间里,就完成了接近上万户家庭的安置工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尤其,冯长远知道另一个同样受灾严重的地区——凌县的安置情况。
凌县是他的大老板市长唐庆天亲自坐镇,市里的领导们也去了十几个。
但就是这样,根据目前以知的情况,凌县参与帮扶的家庭还不到两千户,只有一千六百多户。
也就是说,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受灾家庭得到了安置。
而且,在这些参与帮扶的家庭中,有超过一半都是凌县各级领导干部和普通工作人员的家庭,上至县委***、县长,下至普通的办事员、村民小组长。
与昌县互相比较,两者之间的差距自然是一目了然。
经过这种比较,冯长远自然而然的会有一种自豪感。
赵长天虽然不知道冯长远的心思,但也能多少的猜到一些。
这种情况,是他所乐于见到的,未来的很多工作,他都是需要冯长远给予支持和配合的。
实际上,对于冯长远在最近几天的配合,赵长天还是感觉很满意的。
否则,如果冯长远非要和自己对着干,他毕竟是是县委***,自己暂时还真拿他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而且,在这种时刻,如果再发生内斗,将极大的影响到他的整体布局,非常不利于他展开一系列的救灾计划。
和冯长远通完电话之后,赵长天第一时间向刘常清进行了汇报。
当知道昌县的所有受灾家庭都已得到了一对一的帮扶,刘常清也是大为欣喜。
高兴之余,刘常清向赵长天问起了慈善募捐的情况。
毕竟,帮扶只能是一个短期行为。只有受灾群众的家园重建完成之后,并在财、物上给予一定的救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而解决这些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充足的财力支持。
但仅仅凭借市里和县里的财政根本无法持续支撑,省财政能够调动的专项资金、提供的支持也是有限的,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而从目前得到的消息,中央下拨的救灾资金也非常有限,分摊到省内的各个灾区,也只能起到聊胜于无的作用。
省里已经向各个市打了招呼,意思就是大部分灾后重建所需要的款项要自己想办法。
因此,刘常清心理有些着急。他知道,唐庆天也很着急。
本来,刘常清对赵长天是寄予了厚望的。但是赵长天这里只是成立了一个慈善募捐办公室,从各个机关抽调了一些年轻人,却一直没有什么动作,
刘常清很清楚赵长天的性格,他知道赵长天既然在王林面前提出了这个建议,那就意味着赵长天事先一定有了计划。
但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天,很多受灾地区都已经有了动作,大都是通过向本地企业化缘的方式,募得了一些款项。
刘常清已经得到消息,锦市在市委***李大江的运做下成立了公益基金会,短短两天时间,已经募捐到了上百万元。
安市下属的黑山县是这次受灾颇为严重的地区,黑山县成立了募捐领导小组,由县委***亲自挂帅,两天的时间里,已经募捐到了六十多万元。
这一市、一县,是目前所有受灾地区中表现最有抢眼的两个地区。虽然暂时募集到的款项还无法对灾后重建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毕竟人家已经是开了个好头。
相比之下,虽然顺城市以及管辖的几个受灾县,也都成立了以募集救灾资金为目的的慈善机构,但除了由刘常清本人亲自主持的顺城慈善基金会,已经募集到了二十几万的款项,其他的慈善机构基本还是一无所得。
“伯父,明天你就清楚我要怎么募集款项了,今天就容许我先卖个关子。”
赵长天打起了哑谜。
“好,那我就你明天能有什么大动作。”
刘常清没有刨根问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