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经略西北 第110章 其上伐谋(1 / 2)

加入书签

这场战斗,由于参战双方中艾桦一方身份特殊,因而在之后的史籍上鲜有详尽描述,大多只是一笔带过而已。然而实际上,此战之意义,却极为重大,官军方面,孟元成仅以身免,其部下全军溃散,这些部队虽然很快恢复了建制,但是其战斗力,毫无疑问已经无法对即将到来的曦宁大军构成任何威胁。

更加重要的是,此战清楚明白的向孟家及整个北地释放了这样一个信号:太平道势力已经深入北地!在此压力下,北地民众人心惶惶自不用说,孟家的注意力,以及对曦宁进行的一切战备工作,全部宣告是无效的,孟家被迫将大量兵力囤积南线,试图歼灭艾桦所部。然而盗匪出身的艾桦深通游击之理,忽东忽西,令孟家苦不堪言。

而在此期间,曦宁军的十万精锐,已经趁着孟家注意力南调的机会,全部集结到了曦宁——北地边境线上,只要时机一到,他们将立即南下,当然……他们是去……“剿匪“的……

孟家所掌控的兵力中,其自己所秘密豢养的军队大约占了三成,主力则是原先的北地驻军,大约七八万的样子。然而这些部队,在太平道变乱之前,实际上是很少参加战斗。再加上,孟家兵变之前,实际应该负责北地官军发展的历任北地总督基本都被架空,或者无暇关注官军的事务。而孟家,则是同样的理由,更没有明确的职责,来保证官军的战斗力。一时间,北地官军几乎成了没娘的孩子。这样积年累月的下来,缺乏战斗经历,缺乏训练,缺乏装备,甚至缺乏军饷,其战斗力还怎么保证?

而他们的对手,曦宁的一万精锐,其人员构成上文已有详述,这里就无需再浪费笔墨。总之,那是一支上马为铁骑,下马为悍卒的真正精英级别部队。加上艾桦飘逸灵动的指挥风格,以及北地严重缺乏骑兵的情况,导致他们根本就对艾桦的一万“太平道”无可奈何。

从九月二十一艾桦攻破罗阳,九月二十九景怀宣告陷落开始,一万曦宁军在广阔且大多是平原的北地大地上,可谓纵横驰骋。短短半个月时间,先后攻破十余州县,一时间,北地人心慌乱,民心不稳,而作为北地兵马都元帅的孟子诚,对此却毫无办法。

毫无疑问,这个事实,对于口号就是所谓“保境安民”的孟子诚来说,不啻于一个响亮的巴掌,而原北地官军,也开始渐渐出现了对孟家不满的情绪,虽然这还仅仅只是一种情绪而已,但是任何事情,一旦出现了苗头,想要再掐死,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孟子诚这边焦头烂额,而另一边,和北地相隔不远的申天宁,却是优哉游哉,仿佛邻居那边的麻烦和他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一样……

“诸位,曦宁能像如今这般平静安宁,少不得诸位的鼎力相助!本侯在此先敬诸位一盅了!”一座布置简单而不失精致的大厅内,申天宁坐于上首位,笑眯眯地向围坐在长桌两边的一些衣衫华美的人们敬酒示意。

这些人中,绝大部分都是曦宁各地的地头蛇,富商大户。当然,这所谓的富商大户,实际上跟北地的那些是完全没法儿比的。因为曦宁镇成立前这里连年的浩劫,当地原本很有势力的地头蛇大半儿都糟了殃。实际上,这也是申天宁能迅速在曦宁收拢起大半儿人心,而且迅速稳固地位,站稳脚跟的重要原因之一。若是曦宁完全安然无事,即使申天宁当上了这里的节度使,就算不至于像杨志文、文且那样彻底被孟家之类的地头蛇架空,但是要想安稳的将整个曦宁置于自己的统治下,就肯定不会像现在一样这么艰难。

在座的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常年走南闯北的行商。由于曦宁镇重建这六年来,需要各种各样的大量器械,他们也算是跟着发了不少财。和申天宁的关系,也算熟络。当然,并非就没有不老实的,比如当初就曾经有一次曦宁遭遇蝗灾,民间缺粮,官府的存粮不够,申天宁当时就曾经要求这些人贡献一些出来,愿意以市价购买。但是有一些人或者故弄玄虚、或者囤积抬价,或者干脆哭穷装傻,但是最好的结果是……但凡一条路走到黑的,他们……是真的走到最黑……直接去找传说中的“阎王”喝茶去了……

对于妨碍到申天宁的人,他杀起来可是毫无任何心理负担,绝不会有一点儿我是否该装作一副宽宏大量的人的样子。因为在他看来,乱世用重典,至于捞取人心什么的……从来都不是得人心者得天下,而是得天下者得人心!而在得天下之前,对于人心,该举起屠刀的时候,就要毫不犹豫,更要把刀磨的更加锋利才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