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升官(2 / 2)

加入书签

如今韩元清管理的区域渐渐大了起来。

以前只是一个小小县城光化军,到后来又多了一个唐州,可是如今他又收复了齐国西北方向的金州地区。虽然仅仅是两个州,可是每个州下面都有七、八个县城,相当于现在要治理十几个光化军。

为此,他不得不提拔了一批文职官员,这些官员当然大部分都是以前齐国的地方官。虽然这些人是汉奸走狗,可是为了能保障社会的稳定秩序,还是得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协助自己。

不过毕竟这些官员曾经是为伪政权效力的,韩元清不可能那么容易就百分之百的信任他们。他将光化军的那一套政府制度全部转移到了唐州和金州,并且还将李小鱼、李旭中等人从光化军调了出来,让他们两个负责组建唐州的政府系统。

反正唐州与光化军不算太远,李小鱼和李旭中随时都可以两边来回走动。

韩元清之所以急着调动李小鱼和李旭中到来,最关键是要求他们迅速组建政务都察院,全部负责那些投降文职官员的监督和考评,如这些人有任何风纪或者阴谋问题,立刻就革职查办。

李小鱼和李旭中来到唐州后,还派人送了一些东西到金州给韩元清。

韩元清在收到李小鱼和李旭中带来的东西时,立刻就兴奋了起来。原来李小鱼和李旭中带来的是科学院最新研发的火铳枪。这火铳枪的发明原理自然是根据钢炮的原理衍生出来的,等于说是把钢炮缩小了起来。

虽然这火铳属于最原始的火枪,可是好歹是枪,这就表示自己已经让人类发生了大改变,提早进入了热兵器时代了。

当即,韩元清立刻派人去了一趟光化军,告诉襄阳军械所开始量产火铳。

与此同时,火铳的操作也开始进入培训状态。培训的任务则交给了光化军陆军军官学堂,光化军募兵处第五期所招募的士兵,全部都开始学习火铳的操作。韩元清还亲发明了几种适合火枪作战的阵法。

第一种自然是最著名也是最简单操作的三段射击。

这是一种三队人的轮番射击,借用的是日本战国大名织田信长的三段合击。当然这种三队人轮番射击并不是织田信长创立的,只能说他是运用的最巧妙之人。早在西方殖民者踏上美洲的时候,这种三段式射击就被发明了,与织田信长三段合击不同的是,西洋人在射击的时候射手只是一个人,但准备了三支枪,每射击完毕一次就将空枪交给仆人添装子弹,然后拿起第二支射击,形成了一种循环不间断的攻势。

而中国明朝时期唯一的异姓王沐英也曾经使用过这种射击方式。以前明朝在大规模作战的时候,大明火枪军队采用的是方阵排列射击,这种射击最大的优势就是火力密集,有效的对正面造成强火力网。不过后来在对付缅甸叛乱时,缅甸动用了大象,让明军害怕不已,那种正面密集排射不能很好的英勇。因此沐英就用三段射击,以不中断的火力来吓跑大象。

第二种战法要比三段射击复杂许多,是属于一种大型战阵。这种阵法的名字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班牙战阵。

在中世纪,横扫欧洲的战法有两个:马其顿方阵和西班牙方阵。这个两个阵法都是经过几百年战争的千锤百炼,改进再改进,最终成为战争史上光辉战法。按照时代的进化,冷兵器的战斗时,马其顿战法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和灵活的作用,但是随着火器的诞生和广泛运用,西班牙方阵则成为了时代的主流阵法。

西班牙方阵是将长枪兵与火枪兵混杂在一起,周边在配合少量的掷矛手,无论是对攻坚战还是防守战,无论敌人是普通步兵还是骑兵,能具有极其强大的杀伤力度。也因此,西班牙方阵虽然是源自西班牙,但是却在欧洲得到了广泛了认可,这个方阵战术直到十八世纪后半叶,格林机关枪的发明之后,才遭到了破坏和淘汰,从如此之久的作战历史可以不难看出,西班牙方阵的优越性能。

西班牙方阵的排列方式,是将长枪兵分为三个大纵队,每个纵队大约两百人。此外,三个纵队之间相隔大约两米到四米的距离,这空出的地方,则由四组火枪手分别站在方阵的四个角落处。而掷枪手则游走在方阵正前方和左右两边,伺机发动偷袭和进行主动出击诱敌的攻击。

韩元清决定以西班牙方阵的人数编制全新的步兵军队制度。一个西班牙方阵大概一千人,那么就以一千人的基数设立为一个团,每个团包含十个大队,每个大队一百人,其下五十人再编制一个中队,一个中队再包含五个小队。团的指挥官为都尉,属下可以称呼其为团座或团都;大队的指挥官为校尉,中队的指挥官为副尉,小队的指挥官为小队长。

--

火铳的发明意味着需要大量的火药和火枪。

韩元清觉得单单光化军那边的一个襄阳军械所,似乎不足以承担如此大规模的生产任务。因此他决定在最接近敌线的金州开办第二个军工厂。金州比光化军大得多,在金州境内又有许多丰富的矿产,无论是地理因素还是资源因素都比光化军更合适发展军工产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