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唐氏兄弟(7)(1 / 1)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唐生智兼任军事委员会警卫执行部主任,9月8日国民政府令大本营军事训练总监唐生智兼任军法执行总监。11月12日上海失陷,日军直扑南京,蒋介石在会上询问众将对防守南京的看法,李宗仁和白崇禧从军事角度上均不主张固守南京。蒋又问唐生智,唐则忽然起立,大声疾呼:“现在敌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不特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唐的一席大话,正是大敌当前的危机之时,很有大义凛然的气势。蒋介石听罢唐言,大喜过望,立即委任唐为南京城防司令。唐更慨然受命,誓与南京共存亡。李宗仁当时感到唐大有张睢阳嚼齿流血之概,很不以为然。李宗仁便若有讽刺地翘起大拇指,对唐说:“盂潇,你真了不起啊!”唐则反唇相讥:“德公,战事演变至此,我们还不肯干一下,也太对不起国家了!”,他当面向蒋介石保证“临危不乱、临难不苟”,表示“没有统帅命令决不撤退,誓与南京共存亡”,19日蒋介石手令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20日到职,24日国民政府特派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所辖部队十一个师加教导总队共十一万,分外围阵地和复廓阵地两个梯次配备,决心一战。11月25日,日军分三路向南京进逼,12月5日外围战打响,7日日军向南京复廓阵地逼近,至9日战况更加激烈,日军松井石根向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劝告交出南京,唐生智命令将各部所有船只尽数收缴,以作背水一战。
日军劝降不成,10日开始对南京总攻击,唐生智冒敌机轰炸指挥中国守军对抗日军进攻,坚持不进地下室,在百子亭寓所指挥作战,11日全线展开激战。11日晚蒋介石命唐生智乘机撤退,但唐未向城外军队下达撤退令,故城外部队不知撤退之事,一直苦战,当时死守雨花台中华门,失守后退,碰到宋希濂。宋希濂说唐生智有死命令,后退者杀无赦。李弥无奈又杀回去。[2]12日敌猛攻南京光华门、和平门,雨花台失守。下午唐生智下令撤退,确定“大部渡江,一部突围”的原则,唐生智出城用预留的一艘汽艇渡江北逃,部队因无船渡江,原撤退计划未能实现,各军只得冬泳渡江,溺死者不计其数,不会游泳的只好脱掉军装混入百姓队伍。13日日军入城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被惨杀者达三十万人,世界震惊,唐生智乘车抵滁州,后转汉口见蒋介石引咎辞职,并未置议。
而据史料记载:国民党守军12日夜开完撤退会议后,部分国民党开会的高级军官开完会后便独自悄悄的逃过江,他们只是携带自已的金银逃跑,根本没有通知自已所属的部队。有的城外部队一直激战到13日中午也没有接到撤退的命令,直到发现城墙没有人防守了,才知道头头们早已经跑了。像国民党的王敬久、宋希濂等高级军官逃跑时,不但没有通知城外的部队,而且居然置城外守军于不顾,下令关闭城门,逃过江后由于害怕日军追击,还下令烧毁船只,根本不管部队士兵的死活。
由于军官不顾士兵的大逃跑,使十几万国民党守军的士气顿时土崩瓦解,于是,士兵也大逃跑,绝大多士兵都往南京的下关跑,为什么?因为士兵们知道,那儿有他们军官们偷偷保留的船只!部下听说自己的长官往下关去了,也就都跟过去了。就这样,数万国民党军与成千上万的民众都涌向下关,可是,挹江门的36师却不放军队通过,因为他们接到命令,从下关撤退的只是卫戍长官部和36师。于是部队混作一团,后来甚至发生了内部的枪战。在南京大屠杀中,有八万多中国战俘被日军屠杀,但没有任何一个中上级的国民党军官战死。
因此,唐生智作为军事统帅的生涯告一段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