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大齐气运(1 / 2)
第351章大齐气运
魏蜀吴乃是切身关系姜军厉害的国家,是以姜军自然要对此有明确的了解。
不过,另一方面,也要把和齐国有关的情报弄清楚。
春秋战国的齐国先不说,这也是史上出现的第一个齐国。
紧接着的齐国,则是西汉时期一重要封国。始置于汉高祖四年(前203年)二月,之后或置或废,或削,最终于前110年齐怀王去世后不再复置。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二月,派张良去齐地立韩信为齐王。垓下之战前,韩信按兵不动,在得汉王刘邦许之陈以东至海以广齐地后方出兵垓下。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正月,汉高祖刘邦夺韩信军权,徙其为楚王。齐地为汉郡,共四郡。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正月甲子日,汉高祖封长子刘肥为齐王,是为齐悼惠王,王齐地七十余座城。都城临淄。齐国成为东部第一大国,是汉初重要的封建王国。汉惠帝时期,割城阳郡与吕后之女鲁元公主为汤沐邑。高后二年(前186年),又割济南郡为吕国以封高后之侄吕台。高后八年(前180年),再割琅琊郡以封宗室营陵侯刘泽为琅琊王。
高后八年(前180年),齐哀王刘襄出兵,意图灭掉吕氏外戚以取得皇位。及汉文帝即位后,归还原吕后侵夺齐国之郡。但汉孝文二年,即割齐之济北郡为济北国以封东牟侯刘兴居为济北王;又割城阳郡为城阳国以封朱虚侯刘章为城阳王。此二人皆齐悼惠王之子,于诛杀吕氏外戚皆有功。不久,济北王刘兴居反,兵败身死国除,地入于汉为济北郡。
其后一系列事情却不多说,直到最后,元狩六年(前117年)四月乙巳日,汉武帝再置齐国,封子刘闳为齐王,是为齐怀王,刘闳在位八年(即元封元年,前180年)去世,无子,国除。
汉朝分封,除了那些功高盖世的开国功勋之外,基本上都是皇室血脉,当然,期间吕氏一脉的事情姜军也是清楚的,紧接着刘氏复辟,自然不用多说。
除此之外,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建立的政权同样也是号称齐国。
黄巢,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由于他的人格魅力和过人胆识,最终取代王仙芝而成为这场大起义的总领袖。由他领导的这场大起义摧毁了腐朽的李唐王朝,打破了唐末军阀割据混战的黑暗社会的僵死局面。为社会由分裂向统一过渡准备了条件,从而推动了历史继续向前发展。他建立了国号大齐的政权,反对唐朝。虽然只历时3年,但大大打击了腐朽的唐朝政府。
878年,黄巢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并大赦天下。黄巢封其妻为皇后,尚让、赵璋等为宰相,郑汉璋为御史中丞,李俦等为尚书,皮日休为翰林学士,孟楷、盖洪等为尚书左、右仆射兼军容使。黄巢下令:唐官三品以上全部停任,四品以下则官复原职。
黄巢领导下的大齐军虽然四处作战,或胜或败,但始终未能打开局面,黄巢“号令所行,不出同、华”,基本上仍局限于长安一隅地。一些地主武装多入深山“筑栅自保,农事俱废,长安城中斗米直三十缗”。兼之义军又长期习惯于流动作战,即使在其势力十分强大时也往往是攻下一城,不久又丢弃,像东都洛阳这样的经济、军事重地也不留一兵一卒驻守。
由于大齐没有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得不到充足的供给,长安粮食供给严重不足,将士或以树皮充饥。因此,当唐诸路大军云集长安,向义军发起总攻时,形势便急转直下,历时三年的大齐政权也就很快崩溃了。
其实,关于起义军建立的政权,历时并不长久,究竟算不算得上是能够获得气运的运朝还不好说。
话虽如此,但是这些政权还是要一个个都罗列出来的。
北齐(公元550年—577年),是中国南北朝时的北方王朝之一。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国号大齐,建元天保,建都邺,史称后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共六帝。577年被宿敌北周消灭,享国二十八年。
文宣帝高洋(529年—559年;在位550年—559年),字子进,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东)人。南北朝时期北齐开国皇帝,在位10年。他是东魏权臣、北齐神武皇帝(追谥,实际尚未即位)高欢次子、北齐文襄皇帝(亦为追谥,实际尚未即位)高澄的同母弟。
东魏武定七年(549年),其兄大将军高澄谋取代东魏,未及实现而死。高洋继掌朝政。次年五月,禅代称帝,国号齐,史称北齐。高洋统治时期,北齐与北周关系比较平稳,因而得以集中兵力、财力向北方和南方扩张。天保三年(552年)以后连年出塞,伐库莫奚,俘获甚众。四年大败契丹,虏获10余万口,杂畜数百万头。五年击败山胡。五至六年连续大败柔然,筑长城自幽州至恒州900余里。大量人口、牲畜的虏获有助于北齐国力的增强。南朝梁正当侯景之乱后,国势骤衰。三年,北齐兵锋南抵长江。以后曾两度兵临建康城下,都被陈霸先击退,但其疆土已扩展至淮南,终与陈朝以江为界。高洋初即帝位时,比较谨慎,以法驭下,虽勋贵外戚也不宽容,政治清明,人得尽力。军国大政多独自决断,每临战阵身当矢石,所向有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