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筹谋青州(1 / 2)
军粮。
不过是两个字,可是却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也是决定一支军队乃至一个国家命运的关键。所以兵法就有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楚风在淮南一驻扎就是三年,三年的时间里,他内修德政,对外通商,广积钱粮。不过,淮南在楚风接手之前就是一个烂摊子,而且还要收容北方的难民,所以在前一年还是要靠荆州的钱粮支持,要靠打劫淮南的那些富得流油的世家来维持。后面两年,淮南的经济可以说是勉强的自给自足。.
此刻青州来人,虽然有和平拿下青州的趋势,可是楚风是什么人?是一位智者也是一个上位者,上位者就必须有着最坏的打算的准备,那就是用武力来征服青州,要使用武力的话,就必须要知道自家的钱粮有多少。
楚风看向易耿说道:“易大人,你是司农少卿,你说说,今年淮南这一片粮食收入大概多少?除去百姓和我们日常的开支,府库里能够有多少粮食作为军粮?”
易耿是农家的传人,这三年来,在他的治理之下,淮南一片的水利和农业也算得上是恢复了鼎盛时期的淮南农事的三分之二了。
他来这里之前,早就做了计算,如今听到楚风这么问,他自然就将自己的计算一一告诉了楚风。
如今能够用的粮草也只有两万余担。每一个成年的士兵吃的粮食。大概是一天就要一斤二两左右。二万担粮草就只够养十万大军六个月左右的粮食,当然不包括运输路上的损耗,也不包括一些其它外来的因素。
楚风听到易耿这话,不由皱眉,然后说道:“这么少?”
前世的楚风虽然是乡镇里的公务员,可是也是一个五谷不分的家伙,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了,他还从未下过田地耕种,说实话的,他根本不知道一亩地的粮食产量到底是多少。他只是隐隐地记得前世。他做报表的时候填的是,一亩水稻的产量六百多斤。
整个淮南的耕田很多,而且绝大多数种上水稻和红薯这些植物。
说起来,楚风记得这个世界百姓将红薯不叫红薯。大多数地区都将这个红薯都叫“青果”,这是因为这红薯是文侯林青派人到南海岛上发现的,并且引进到中原的,几百年之后成为了中原百姓餐桌上充饥的不可缺少的食物。
玉米、花生、花椒之类的植物,在这个世界也是常见的。
楚风说完这话的时候,似乎有些后悔了。他明白了一件事情,如今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和他后世的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完全没得比的,百姓的粮食的产量也更没得比。
一亩地能够收获到一百斤左右的粮食,已经算是高产的了。不过因为有易耿这个农家的司农少卿的存在,粮食的产量应该有三百左右的进账。
徐苏听到楚风说这粮食少。不由苦笑地看了一眼易耿,然后摇了摇头,他就知道自家的主公是不太懂得务农的事情的。
史翎马上说道:“主公不少了。这淮南一片的开支那么大,单是义舍收留北方的难民,这一块,我们花费的粮食就是我们我们粮食产量的一半以上了。还有水军水寨的开支,攻打徐州的军粮。”
“主公,这已经是够多的了。”易耿忍不住说道,“半年的粮草够打一场打仗的了。况且不只是我们淮南的,在荆州也有粮草。”
楚风摇了摇头说道:“孤王已经依靠荆州的粮草这么多年了。这次一定要自己靠自己,况且荆州的粮草可能还有他用。易大人,这几年来辛苦你了。孤王知道,这半年的军队的粮草,对你来说是得之不易的。”
易耿听到这话。连忙说道:“我们今年的青果的收成也十分的好,不过还没有统计收成。所以暂时不知道大概有多少。玉米和大豆这一块的收成也很大……不过,这两个不算在主粮里,主公你也说过这一块的粮食归屯田的百姓所有,因此也没有算在粮食总量里,可以说,今年我们淮南的粮食是丰收的。”
楚风听了之后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如今已经入冬了,水利的维护怎么样了?”
易耿当下就指着地图上洪泽湖这一片低洼的地方说道:“早在收割完稻子的时候,我已经下令维修了,如今估计已经晚修完成了。不过,如今徐州已经是我们唐国的属地了,我打算在洪泽湖一代,再修建一整片的水利,把洪泽湖附近水田扩充一下。”
“洪泽湖这一片地区连同白马湖这一大片,都是沼泽地比较多,这地方修建水田,是不是有些危险?”楚风记得他到这一片地区失察过地形,发现这片地区的地形都是沼泽地比较多,如果在这种地方修建水田,真的有些危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