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窥凉州(1 / 1)
~日期:~10月21日~
第二十八章窥凉州
“所以说……”赵匡胤微微一笑,手底下却又是在案几上重重地一拍,“朝廷现在只是定下了北伐辽国的基本方略,而且沿边军镇都有份参与,连定难军都不例外,这让辽国应该怎么防备?他们还能把几个大部族平铺到两国边界不成?至于朝廷何时北伐,禁军主力从哪里出塞,到现在为止恐怕也只有陛下和两府重臣才知道,底下都被瞒得死死的,打辽军一个措手不及仍然大有可能(!”
尽管已经习惯了把兄长对案几搞出来的动静当作金鼓之声处理,赵匡义还是被赵匡胤配合着这段话的前后两次重击震得一愣一愣的,不过也因此而把赵匡胤的这段话完全听进去了,细细思忖片刻,心中不由得暗自点头称是。
周、辽两国现在接壤的边界说起来可有数千里呢,当然西边不少地方是砂碛瀚海与大河阻隔,并不适合大军通行,而且两国在西边也都没有什么重兵,各自疆域内的城池、百姓都不多,得失之间的利益不算很大,只可能成为双方偏师角逐的战场,两国主要的作战地域还是在河套以东,从河东开始直到山海之间的渝关。
然而光是这一段边界也有很长,沿线虽然多为崇山峻岭,不过利于大军通行的山口还有那么十几个,而且这些山口还都处于周军控制之下,对于并不擅长守城的辽军而言,如果找不准重点布防位置的话,确实不是那么好守的。
在辽国而言,渝关东北面的润州(今河北*省秦皇岛*市西北)、得胜口外的儒州(今北京延庆*县)还算是比较好守的,前者只需要防备渝关这一条路,而且守军又多有懂得守城的渤海人,后者是儒州距离山口极近,守军也是当地的汉儿为主,加上被汉儿熏陶过多年的契丹军,顶住从得胜口出击的周军还有些消。
卢龙塞北面群山之间的松亭关(今河北喜峰口的北口)、雁门关北面雁门山北麓的广武城寨的守御难度则在其次,两座关城险则险矣,不过距离辽军驻扎的主要据点却偏远了一些,辽国的泽州(今河北*省平泉*县西南)距离松亭关有数十里地,朔州距离广武城寨更有近百里,而且驻军以不擅守城的契丹军为主,届时可未必关得住门。
至于面对西山道巡检使所率周军的蔚州(今山西*省蔚*县),还有古北口北面思乡岭下的新馆城寨,防守的难度又要高了一截(“者是需要面对大周占据的灵丘*县(今河北*省灵丘*县)、飞狐*县(今河北*省涞源*县),缺乏关键险隘可以赖以阻击周军,而且地势不平不利骑兵出战,反而最有利于以步军为主的周军攻城拔寨;后者则是整个北安州都处于山洼,同样不利于骑兵驰骋,偏偏新馆城寨和北安州之间还有山川障碍,古北口的山陉至此还宽敞起来了,同样不利于辽方的坚守。
这一切,其实都是因为周、辽双方各有所长,而大周这边充分利用了自己的长处,在几次征伐的过程当中迅速地抢占了几个隘口的有利地形,不光是增强了己方的防御能力,同时也削弱了敌方的防御优势。
而且除了这几条主要通道之外,燕山、恒山之中还有一些更为狭窄险峻的山路沟通南北,对于以步军为主并且人多善守的大周来讲,既容易防守又便于以此出击,对于以骑兵为主并且不太懂得守城的辽军,却真是不知道应该把部队撒出去守点还是应该驻扎州城待机而动。
想通了这一层,赵匡义也就点了点头赞叹道:“阿兄说得是♀么些山陉,辽国如果想要处处设防,以其兵力和守城能力而言,只怕会变成处处都难以防备,一旦被我军突破一点,整条防线就都有可能崩溃。而要想抓准我军出塞的时间和方向,显然辽国并没有这么强悍的细作和斥候。”
“就是这样的!辽军一向以游动为能,以回避正战而选择骚扰侧击为能,习惯劫人粮道,自己却不依赖粮道而以打草谷为务,祸乱中原的能力是一等一的,要想长期据守山口……却是未必有这个能耐~”
简单地点评了辽军两句,赵匡胤又补充道:“如若是我来向辽主献策,那么面对周军可能的进攻,着力死守几个关口意图拒敌于国门之外是不必奢望的,只能集中兵力于上京、东京、南京、西京等主要大城,坐等周军的攻势起来,然后再根据周军的兵力部署决定对策。当然,以陛下的谨慎和运筹司的谋划能力,北伐的每一路应该都不是辽军集中主力就可以对付的,所以辽人未必能够找到主力决战的机会,以禁军的战力水平,多半辽军还会极力避免主力相会(♀样的话,辽人只怕要寄消于大周的粮馈不济了……那就是尽力避免决战,必要时甚至放弃城池,退入草原与敌周旋,一边拉长我军的粮道,一边反复派遣小队骚扰袭击粮道,如果能够在消磨双方耐心的拉锯中围住一部缺粮部队战而胜之固然最好,就算是不能,那么只要可以迫使我军因为缺粮而退军,辽人也勉强可以说获胜了。”
“如果照阿兄说袋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