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衡州军乱(1 / 2)

加入书签

第三十章 衡州军乱

衡州,刺史府衙,萧瑟的寒风吹过街面,让整个城市都显得寂静无比,唯独从府衙之中传出来一个粗豪的嗓门,震得墙头的枯草都不能和着寒风摆动。

“哼!我和周行逢是朗州武陵同乡,同样是微贱投军,同样是刀口上舔血立下的功名,他的本事大些、诡诈多些,做到了节度使也就罢了,可是当初共同起兵的十个指挥使只剩下我和他两个人的时候,他做着武平军节度使、朗州大都督,却不愿意把行军司马给我!”

周行逢的讣闻早就传到了衡州,与此同时也传来了周保权继任武平军节度留后的消息,这个人却还是在扯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不过或许是这种抱怨已经算日常程序了,府中竟然没有一个人开腔劝阻,门口的卫兵也是毫无异色,只把这连串的抱怨当作了净街的寒风处理。

“没有让我做行军司马也就算了,他周行逢能耐大,兵多,把个行军司马给了廖简那厮,我认!好赖我也是衡州刺史。可是现在这又算什么?周保权……一个还没有束发的小儿,就连口边的奶水都还没有干,居然就要接任武平军节度使了?我们十指挥打头的王逵死了的时候,接任节度使的可是同列的周行逢!让我侍奉周行逢也就算了,如今还要对一个黄口小儿北面而拜?”

抱怨的话语还是从这个人的嘴里面喷薄而出,若是落到秩序井然的太平年月,这些话就是忤逆了,被身边人告一个谋叛是很容易的。不过这时候藩镇割据乃是百余年以来的常态,正如朗州的军将眼中只有周行逢而没有朝廷一样,衡州的这些军将眼中就只有这个不断地发着抱怨的衡州刺史张文表。

朗州的军将可以遵照周行逢的遗命奉周保权为留后,上奏朝廷并且等待朝廷追认周保权为节度使,都只不过是一个形式而已。衡州的军将则是奉张文表为主,不管是朝廷还是朗州,都管不到他们,所以对张文表这些不逊的话语,他们都已经是习以为常了。

其实,张文表第一段抱怨的话,衡州的军将都已经听了有好几年,如今听着这些话耳朵都可以生出茧子来了。就是第二段话比较新鲜一点,不过在周行逢的讣闻和周保权继位的消息同时传到衡州以后,大家也已经听了有十几遍了,因为几乎每天张文表在府衙召集众人的时候,都会要这么抱怨一遍的。

大家只管听着张文表在那里大声地抱怨,却是不好去接嘴——这已经是衡州府衙的日常任务了,虽然衡州的军将确实不把朗州放在眼里,但是在这个时候凑趣的话还是有煽动反乱之嫌,一旦朗州那边听到风声怪罪下来,张文表是不会有事的,接嘴的人可就保不准了。

要是放在前几天,大家也就是日常性地听着张文表在那里抱怨一通,然后一起安排好一天的事情,实际上还是该干嘛就干嘛去,不过今天的情况却是有些不同。

“大帅,朗州那边派了六个指挥的兵丁,去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更戍,昨晚刚刚进了衡阳城……”

永州在衡州的南边,毗邻桂阳监(今湖南省桂阳县),当年马楚内乱并且被南唐所灭,南汉趁此机会越过南岭占据了原属马楚的桂阳监和郴州(今湖南省郴州市)、连州(今广东省连州市),从刘言一直到周行逢,武平军驱逐了当地的南唐守将,几乎尽复马氏故土,却都没有能收复南汉抢占的这几个地方,于是永州就成为了武平军面对南汉的防御第一线。

更戍,也就是戍卒换防,永州既然是防御南汉的第一线,戍卒肯定要足够,但是又不能让他们长期待在一个地方以致尾大不掉,于是定期更戍就成为必然。现在朗州新丧,周保权刚刚继任,正是人心不定的时候,及时安排更戍确实可以防患于未然,只可惜他们按照制度防了永州,却没有好好防备一下周行逢临终时候特别关注的张文表。

向张文表做出如此汇报的衡州军将,可以说是在尽一个守将的本分,也可以说是居心叵测。只是从他汇报的用语来看,却只能说他在尽职而已——有一支三千人的军队打自家的辖境路过,将此情况向上司汇报,那是必然而且应该的吧,他到底是不是居心叵测也就只能靠自由心证了,看的是他和张文表是否心照不宣。

“嗯……更戍么?六个指挥……”

张文表双手扶案轻声的嘀咕着,眼珠子滴溜溜一阵乱转,和方才大声抱怨的形象迥然不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