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战局胶着(1 / 1)

加入书签

康熙支肘听侍卫总管多隆禀报连夜查探的结果,“皇上,二格格……,此刻住在总商业协会里。(eng.com) 那位小王秘书长……,陪着她。”多隆向皇帝汇报工作时措辞小心翼翼,很怕祸从口出,然而斟酌再三的言语,也抹不去少年男女独处一室的事实。何况这位小格格还不是最不堪的情形……。

“那个……那另一位格格,在法严寺附近,还有几个乞丐……,一起……。”多隆硬着头皮也不敢继续讲下去,心里企望着,与其让他口述,莫不如请皇上微服亲眼去瞧瞧,人家留瑕格格,街头行乞挺哈皮的。

多隆窃以为俩格格不成体统的行径落了皇家颜面,康熙皇帝靠在龙椅里、作一副凝思深沉、恼怒阴郁状的表情。其实康熙正自神游物外猜度,体验生活去当丐帮弟子,真亏留瑕想得出来,即便不能嫁给皇帝作嫔妃,也还有格格的身份,何至于决绝到浪迹街头?然而康熙也不提带她们俩回宫的意思,反正难得出宫溜达一圈,愿意过甚么日子由着她们抉择。就到等倦了累了厌了,自然愿意回家来,范不着强逼。

康熙细问多隆两句,“……那些乞丐会不会武功?……有没有什么帮派?”

多隆连连摇头,暗想这个问题颇奇怪,一群臭要饭的还能舞刀弄枪不成?

康熙失望不已,“……那棒子呢?有没有打狗棒法?”

多隆十分诧异,曾见过乞丐撵狗时提溜棍子的,没听说能练成武功的。就到既然皇上问起,又抹不开面子回不知道,多隆犹疑着说:“京中乞丐,多是去岁震灾逃出来的流民。”

康熙一听便明白,原是普通老百姓流离失所,过不去日子才会行乞。康熙思索半晌又询多隆,“……各地官衙已经组织发种还耕、免租三年,因何不返回家乡去谋生?”

多隆本是武人,最不通庶务的,被康熙问得晕乎,额头密密细汗,终于挤出一句:“多是些老弱妇孺……,家里没有强壮男人,有地也种不了。”

康熙觉得多隆的回答甚有道理,于是尽量敞开思路设想,该如何增加就业岗位,安排乞讨者自食其力,养家谋生呢?三百六十行里轻体力工种,应是有不少的。

康熙琢磨了一会儿,要上岗,先培训,职业教育少不了,但是派谁去主持这项庞大繁琐的工作呢?日日同乞丐打交道的官儿……不知怎地,康熙想起了李光地,老李不正闲着求职嘛,一位有志于大清公务员事业、且爱惜功名、乐于表现的同志,恰好合用。

此时间,李光地却在兵部侍郎焦毓瑞府中做客,二人相谈甚为投契。暂且不论李光地同陈梦雷密疏具名之争的是非,单说李光地对战局走势的眼光,还是很有判断力的。

四月中旬以来,东、南两路清军迟迟不能进兵,吴三桂逆军的主力马宝、胡国柱、夏国相等部,集中兵力出击四川,企图以各个击破的方式,打破清朝廷三路大军合击之势。四月十九日,沪州被吴军攻占;五月十二日,叙州陷落;六月初七,永州陷落。吴逆主力在四川风头炽盛,清军川势颓靡。

李光地手指点着东南方向道:“……若在僵持阶段,积蓄兵力以待决战,尚可说得通。此际正是紧要关头,士气不进即颓,……早可毕一役竟全功的大好时机,却延误至今……,倘换作别人领兵,早就……。”

李光地忽然打住不说了。焦毓瑞日日在兵部研究舆图,同他心照不宣,相视一笑,齐齐端了茶盏细品,话说三分其意已知……,有背景的没能力,有能力的无背景,想上位的靠运气,不在位的喝喝茶。反正也无人眼热彰泰,即便是定远平寇大将军,延误战机的过儿,皇帝照样会秋后算账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