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不统不独(1 / 2)
崇祯对于陈博士是十分尊重的,虽然这个年头博士的学问也大打折扣,但陈博士的水平却是毋庸置疑。陈博士本科学的是外科,硕士转修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又转攻医学心理学,这个跨越的难度连龚大明这个外行都觉得佩服。坤兴公主有了陈博士的智慧,谁知道会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想法!
果然!坤兴公主反对与李自成的统一战线。原因是:一,不人道;二,贼性不改;三,无治国纲领。举出追赃助饷拷掠致死和夹棍致残的例子,就足以说明这三点。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对这种不人道的行为的反感是骨子里的。贼性不改也没有诬赖李自成,拘押拷掠跟绑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把土匪寨子直接设在了京城而已。至于治国纲领,连这样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都干得出,还能有什么长治久安的理想!均田免赋的梦话就别提了。
跟这样的土匪统战,将失去天下人心!反过来说,清兵进京都没有这么丧心病狂呢。当然,该抢的都抢完了,李自成抢下来还来不及运走的清兵也照单全收了。但满清会装b,会卖好,打着代明复仇平贼的幌子,忽悠得京城里的遗老遗少以为清兵实乃威武之师,仁义之师。你看人家收揽民心的手段,便知道李贼不可为也!
基于上述,公主振振有词,反对与李自成搞统战。可是不搞统战,究竟又能怎么办,公主只能默然。
陈博士想起在后世与男友的状态,有闺蜜分析认为,其状态跟台海局势差不多:不统不独,难统难独。——既不结婚,也不分手;既难结婚,也难分手。
现在崇祯与李自成的关系,还不如这个呢!既难统,更难独!想搞统一战线,那只能被李自成统。想统李自成,做梦!想独?没错,咱白天黑夜都在想独立自主,可是人身自由都控制在人家手里,独立?门都没有!
博士对于政治还颇陌生。形势比人强!人道主义法治精神之类不得不暂时收起。
对于公主这样一个满脑子后世人道法治的孩子,看来得尽快想办法送出京城,要是这妮子头脑发热,谁知道会闹出什么妖蛾子!
崇祯自从见了三位少年皇子,尤其是见了坤兴公主之后,便觉得多了一份牵挂和责任。龚大明在后世最伟大的理想曾经是将中国足球吹出亚洲,吹向世界,但是后来中国足球却是由张吉龙抽签抽出亚洲抽向世界的。要龚大明一个人肩负救民于水火、救国于颓势,这个觉悟和能力,都不具备。在穿越而来的三个人中,水平和能力咱是最差,可王承恩穿越成了太监,陈博士穿越成了花季少女,加之还废了左臂。论起身份来,你能指望一位太监和一个黄毛丫头可以力挽狂澜吗!看来,这个主角即使自己不愿滥竽充数,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了。
在坤兴公主眼里无异于公开抢掠的追赃助饷,刘宗敏领着一众手下却干得很起劲。
刘宗敏对于5天来追出4500万两银子意犹未尽,这些贪官贵戚们的骨头太软了,在大街上夹拷死几个人又夹昏一干人后,余者就纷纷服软。保命要紧,夹棍难捱,银子还是先乖乖交出吧。按照刘宗敏的计划,只要下手更狠一点,在10天内再追2000万两银子不成问题。刘总爷发现北京城里追赃助饷比打仗有趣得太多了,才祭出几招,几个老不死的守财奴就挂了,一下子就镇住了京门权贵。守财奴们若是不肯交出钱财,只等上了夹棍,十指连心之痛又有几个好汉忍得,然后银子就哗啦啦缴了上来。更有金主需要宽限几日的,便把美女送上刘总爷的府上,刘宗敏照单全收。如今刘宗敏府上莺莺燕燕有了一百多位美女,刘总爷久经沙场,在脂粉堆里却是新兵初哥,一霎时儿女情长,除了追赃助饷,便是偎红倚翠,打铁和打仗,怎么比得上千娇百媚的妙人儿帐内旖旎。刘宗敏索性把李自成交下来的整顿兵马,备战清兵的大事悉数委托给了李过。李自成见这刘宗敏这样,心中虽然不满,却也不便申斥。
追赃助饷已经不能再搞下去了,搞得京城沸沸扬扬,鸡飞狗跳,吴三桂闻之不知道会不会买账,禅让大典岂不要大打折扣!
于是,李自成的高层会议在追赃助饷的一片大好形势下再度召开。
除了派去招降吴三桂的顾君恩之外,武将方面多了田见秀、刘芳亮,其他还是上次高层会议的原班人马:刘宗敏、牛金星、李过、宋献策、李岩(排名不分先后)。
会议经过集体研究,李自成决定:
一、追赃助饷已经圆满完成任务,即日起停止追赃助饷;
二、全力推进禅让大典各项准备工作;
三、继续重点招降吴三桂;
四、调郝摇旗率兵进京,调白旺一部进京,备战清兵,防备吴三桂。
正准备散会,双喜报知顾君恩带回了喜报。
顾君恩的确带回了好消息,吴三桂归顺,上了降表。
原来吴三桂同山海关总兵高第及巡抚黎玉田兵发北京,二十日到了永平,却闻探子来报北京业已失守。隔日又报崇祯未死,幽禁宫中。吴三桂一看情势,救援北京已不可取,与高第、黎玉田合计一番,也苦无良策。连高第兵马在内也不过四万五千兵马,其中一万战力更是堪虞,如何能够力敌李自成十数万兵马!因此将主力驻扎在永平,派出先锋先行占领玉田,然后再图良策。
正没有计较处,二十三日,唐通领着顾君恩,带着犒军银物,前来招降。
看了崇祯的书信和吴襄的劝降书,又见昔日战友唐通此时转而成了大顺的红人,加之顾君恩转达了李自成封侯的许诺,吴三桂也是颇为心动。
吴三桂召集高第、黎玉田、幕僚及一众将领,将崇祯的信传阅了一遍,便问到场者的意见。在场的人都明白,此去救北京实为不智,与李自成为敌意味着势将处于李自成和关外清兵的夹击中。又闻说李自成雄兵百万,待明朝降将又不薄,白广恩、唐通、姜襄降了李自成都得其重用。而且李自成不杀崇祯,只是禅让,不管崇祯是真心还是假意,毕竟有份仁义,兼有继承正朔的味道。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无人再提与李自成对敌,更别说夺取北京救回崇祯,那是痴人说梦。众人一致表态惟吴将军马首是瞻。吴三桂见众人也已有了降李自成之心,心下暗自掂量,虽然多尔衮前时也来信极力招降,但要他吴三桂降清是万万不肯的,正如崇祯信中所写,谁甘心做鞑子走狗,担千古骂名!李自成再怎么说也是汉家坐江山,不过改朝换代而已。他当然没有机会考证实际上李自成是党项羌人后裔。心中计议已定,便决定投降李自成,当吴三桂说出此议,一众人皆是欢呼不已。
吴三桂却是多了个心眼,写了降表,却要李自成答应他为了臣子名节,正式归顺须待禅让大典正式举行之后。曰:一方面成全作为明朝旧臣有始有终的名节,另一方面也将成为禅让大典后归顺的头号榜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