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飞燕之誓(1 / 2)

加入书签

“义父!”

望着张牛角渐渐闭合的双眸,脸上滞留着淡淡的遗憾,身体渐渐冰凉的张牛角,褚飞燕双眸通红,泪流满面,脸上滞留着浓浓的悲意。

旋即抬起头,望着前方手持长枪,平静无奇的姜易,一双眼睛充满着无限的恨意和仇恨。

“姜兴平!”

“嗯?”

姜易骑在马上,眼神灼灼的望着那突然间抱起张牛角的尸首,缓缓的站起身来,一脸平静,看不出表情的青年。

“从即刻起,世上再无褚飞燕之人,唯有黑山张燕!”

战场上,众人纷纷停下来,眼神专注的望着那怀抱张牛角,静静站立,脸色平淡无奇的褚飞燕,哦不,应该唤其为张燕了。

“今日,我张燕在此立誓,他日若不将姜易碎尸万段,枭首示众,已报我父与众位弟兄在天之灵,那我张燕有如此箭!”

而后就见他另一只手缓缓地从身后的箭囊里抽出一根羽箭,将它拿起,当着众人之面,单手用力,将它咔擦一声,折成两半,掉落于地。

“啪!”

断成两半的羽箭落地,犹如平静的湖面,落入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然后就见到黄巾众人神色激动,发出滔天的吼声。

“少帅威武!”

“少帅威武!”

“少帅威武!”

姜易一脸好奇的望着眼前的一切,眼中闪过浓浓的惊异。

“黑山张燕?没想到会使此人,当真让人意想不到!”

演义里,此人登场的次数并非很多。

第一次出现是因吕布遭李郭之乱,逃出武关,最后被袁绍收留,共同讨伐张燕于常山。

第二次是因为公孙瓒和袁绍相斗,公孙瓒势力孤单,最后遣人遗书给张燕,暗约举火为号,里应外合,共击袁绍,但这里却并没有出场。第三次出现,是曹操攻陷了邺城,此人引军十万来降,被曹操封为平北将军。其后,此人降曹之后跟随曹操作战,也有出现过,但都一笔带过,并非详细。

《三国志》对此人的介绍也并非很详细。

只是大致说此人是常山真定人,本姓褚。因黄巾起义,此人合聚少年为群盗,在山泽闲转攻,最后又回到真定,聚集万余人。之后又和博陵张牛角会合,并推举张牛角为帅,一起攻打廮陶。然而此次战役中,张牛角为飞矢所中。而张牛角在临死之际,让手下人推举此人为帅。

之后此人遂改姓张,又因其剽捍捷速过人,军中号其为飞燕。其后,此人又转战黑山,麾下聚集百万之众,号黑山军。

灵帝时期,又无合适之人征讨他,河北诸郡被其迫害甚大。

而张燕至此之机,遣人到京都乞降,灵帝无奈之下,只得拜其为平难中郎将。

是后,董卓迁天子于长安,天下大乱,诸侯相互征伐,张燕又与豪杰有所勾结。

之后,就和演义里所言,直到逝去。

虽说对此人记载不是很多,但其人却有过人之处。

只是投降了曹操之后,此人职位和能力相差甚大,直到慢慢淡出了世人的眼界,这或许和他的经历有关。

望着眼前和他年龄相仿的张燕,姜易嘴角露出笑意。

“小子,不是我看不起你。就凭现在的你也想将我碎尸万段,枭首示众?那我姜易这些年算是白活了。

如今莫说大话了,先想想

你是否能活得过今日?至于想要我的命,等你能活下去再说吧!”

张燕见到姜易如此说,也没有想象中的生气。只是伸手对着身后招了招,而他自己却是悄悄的向后退去。

他知道,若是单打独斗,今日绝对是有死无生。毕竟张牛角的本事有多大,他自己知晓。

如今他所能借助的力量就是身后这群如狼似虎,气势如虹的黄巾教众。若今日集齐这么多人还是没能杀死眼前的杀父仇人,那么他也唯有退去。等到日后,他实力强胜之际,也就是他一雪前耻,报仇雪恨的时机。

见到那张燕并没有想象之中的愤怒,姜易斩杀此人之心也就越甚。

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人激怒,侮辱,还能无动于衷,淡定自然。

这种人要么是涵养高,度量大,非圣即贤,要么就是城府深,心机重,万中无一的枭雄之资。

前者,并没有什么可怕的,自古以来,圣贤的涵养,度量,并非一般人所能达到的。

但若是后者,那么这种人就很可怕了。

他不会当你面发怒,有时候还会对你笑脸相迎。当你对他放松了一丝一毫的警惕,关注的时候,那么你的死期也就到了。

这种人不动则已,一动,必定是迅雷不及掩耳,携带雷霆之势将你斩杀,让你在茫然,绝望之中慢慢死去。

然而让姜易没想到的是此人竟然有如此定力,当真让他不得不感叹。

“杀!”

姜易见此,已无话可说。

既然事已至此,那么只有将其斩杀了。

他可不想日后每天还要提心吊胆,担惊受怕,时时刻刻防备着此人的报复。那样他还不得整日被疲劳死。

大枪上下舞动,宛若游龙,如影随行,枪影重重,漫山飞雪,惊心动魄,气势凌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