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短暂的宁静(2 / 2)
“嘿嘿、、、、、、你这人倒也不错,好酒好肉招待着,却是合俺张飞的脾气!”张飞望着那举起酒樽一饮而尽的杨德,却是哈哈大笑道。
姜易和关羽微微对视一眼,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举起手中的酒樽,仰头一饮而尽。
望着眼前三人将酒樽里的酒都很光了,杨德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甚,一双细小的眼睛隐隐间要陷到肉里去了。
“姜小哥、、、、、、”
“呵呵,莫小哥不小哥的了,若是大人看得起在下的话,就喊在下兴平吧。”姜易望着那胖乎乎,眼睛仿佛要陷入肉里去的杨德,脸露微笑道。
“那我就托大喊你声兴平贤弟了。”杨德面带笑容的道。
姜易见状,却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兴平贤弟,不知那城北大营的俘虏该如何处置?”杨德想到昨夜城北大营里关押的黄巾余孽,望着那举起酒樽饮酒的姜易,一时面露为难,道。
姜易闻听放下手中的酒樽,面露沉吟。片刻,抬起头望着杨德,缓缓的道:“县令大人,自古就有杀俘不详之说。而今城北大营里关押的俘虏虽说不是很多,但也不少。若是这么任之,放之,却也是不妥。”
杨德闻听姜易此语,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对如他而言,杀俘也是不妥,可是不杀的话,他一时间又想不到办法。况且这些人放在城内多一日,城内的粮草就多消耗一天。
“但不知兴平贤弟有何策教我?”
“计策倒是没有,但是却有些不同的想法,不知可用不可用还看县令大人决断!”
杨德见此,立刻示意姜易快说。
“大人,不知如今城内粮草还能撑到几时?”姜易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再次道。
“城内粮草?”杨德微微思考道,“如今春耕在即,却也没有大量的粮草,但是也不少。
若是加上那些世家们囤积的,倒是可以支持全城十天半个月不成问题。”
“如此的话,那倒是可行!”姜易喃喃自语道。
“大人,在下本是
辽东襄平人,却是因为某些原因,意外来到了幽州。若是大人信得过在下的话,在下愿意派人将这些俘虏押送到辽东去。
辽东自古就是苦寒之地,而且常年还遭受塞外蛮夷的侵害,致使边境汉人流失,越来越少。如今这些人离去,前往辽东,既可以解决辽东边境汉人稀少,又可以给阻挡那些塞外蛮夷。
毕竟他们曾经拿过兵器,经历过战火的考验,起码要比一般的平民百姓要好的多。只是这样做的话,却也有些大麻烦?”
“大麻烦?”杨德听了一怔,旋即询问道:“什么大麻烦?”
“将这些人押往辽东的话,若是没有当今圣上的御笔亲批,怕是很难通过。”姜易道。
“呵呵、、、、、、我倒是什么呢?原来是这事,我当休书一封,命人快马加鞭送到郡守府去,到时候等到圣上御笔批复下来,再也不迟。”杨德笑呵呵的道。
“可是这样一来一回,却是耽误不少时间,到时候怕夜长梦多,发生不必要的麻烦就不好了。”姜易担忧的道。
杨德闻言,眉头微微一蹙,沉吟道:“兴平贤弟所言不假,只是这不知如何是好?”
“大人,非常时当行非常事!”姜易见杨德眉头微微蹙起,连忙道,“如今这时候了,大人先休书一封命人送到郡守府那里,而我当让人将这些人押解到辽东。况且在那里,还有早先我认识的一个弟兄,到时候我在将书信给他,让帮忙照顾一二,想必应该没有什么大事。”
“既然如此,那么这些俘虏的事我就全权交给兴平贤弟办理了,到时候需要什么,你在派人和我说声。”杨德闻听姜易所说的方法,当即眉头一舒,开怀道。
姜易见那杨德这般痛快,却也不得不露出一丝苦笑。
本来他还想早点回雒阳,见刁秀儿一面,可是如今倒好,不但不能早走,反而还有一屁股的事情要办,当真是让人无可奈何啊。
当下,姜易和关羽,张飞三人向杨德告辞,离去。
等到了三人回到张飞的庄上,张飞却是再也忍不住了,急切向姜易问道:“姜兄,为何将那俘虏之事要下来呢?如今我等三人在此相谈甚欢,为何要行那事?”
姜易闻听,望了望一旁同样一脸急切的关羽,却是叹道:“云长,翼德,还记得那天,我等月下相谈之言么?”
关羽和张飞对视一眼,微微点头,道:“记得,只是不知此事和那俘虏之事有何关联?”
“云长,翼德,你二人有所不知。当年,我在辽东之际,可是亲自领略到那些塞外蛮夷的凶狠,野蛮。他们每来一次,我大汉境内就有成千上百的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若不阻止他们的话,那么迟早有一天我汉人会被他们杀绝。更何况,我等身上流淌的都是汉家血液,大都相同,而且这些大都是手无寸铁,拿着锄头,木枪,木刀,听信他人片面之言,遭受蛊惑,一时不明,就起来造反的普通老百姓,我又怎能看着他们被无辜的杀死呢。”姜易望着两人不解的神色,解释道,心中却是微微一叹。
“唉!云长,翼德,有些话我却不能说。
如今这黄巾之乱的爆发,却是整个天下大乱的火源,经此一役,大汉的根基已经遭到损伤了。
从那之后,就是诸侯之乱,天下群雄争霸的时刻了,直到三国鼎立。可是到那时,我汉家的人口,血脉又存有几何?若我不将这些黄巾俘虏保住的话,那么我这辈子将终身寝食难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