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忙碌的新年(1 / 2)
第二百九十六章 忙碌的新年
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农历的正月(1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的开始(少部分时间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现在定名为春节;节日具体时间最后的确定相信和这个时间对农业劳作影响最小有关。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饭以后有熬年夜(守年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来年的第一天,因此,对这一节日又称之为过年。
周家是个大家族,对过年非常的讲究。从年三十晚上,就开始张灯结彩,贴春联,放鞭炮,甚至连烟花都放了一晚上。那热闹的气氛啊,从早晨就让人感觉到喜庆的气息正扑面而来。不自然的,大家的脸上已经开始张开了微笑。
当然,周家一年也奢侈不了几回(- -!),相对于别的家族,周家还是算节省的了。但是再节省,对于每个中国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新年来说肯定不能有任何的怠慢。
所以周家从年三十晚上那一天,就放了十几万块钱的鞭炮和烟花。而贴的春联则是上海书法协会主席亲笔写的,光这春联就写了几千张。才勉强把周家的每一张门,给贴上了。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周家到处充满了瑞气,喜气洋洋的。让忙了一早晨的周震华感觉,真的是值了。
不过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忙完,周国强似乎有心锻炼周震华似的,把管家周伯直接安排到了周震华的身边以后,就完全把春节一切安排的事情下放到了周震华的手中。
所以在放了一夜的烟花,大早晨的周震华又放完了“开门炮仗”以后。立刻在周伯的提点下,开始疯狂的亲笔书写“门薄”。
“门薄”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周家亲人是有,但是基本都是娘家人。所以普通上生意上的伙伴,周父到也没有亲自前往的意思。所以这“门薄”,就成了周家对生意上伙伴拜年的一种交际活动。而外面,对能接到周家“门薄”,更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情。
当然门薄是周国强的秘书送去,陪同的当然还有几十车礼品。每家送点,这一天还没过去,光送礼就送掉了几百万。还好周家来钱快,否则的话怎么支撑的下去。大家族其实也大家族的辛苦,像周家这家教森严的家族。如果周国强知道周震华送老丈人两千多万的礼品,估计怎么也得给他两脚。
在周震华把“门薄”写好,由周国强的秘书送出去之后,好舒服地睡了一个懒觉的周国强终于和周母杨琼起床了。
今年的周母,从起床的时候整个人看起来就特别的容光焕发。原因其实非常的简单,那是因为往年啊,周家都没有一个孩子在。周国强把周震华送走,过了五年没有周震华的日子。周母现在想想心里面都酸酸的。
但是现在不会了啊,周震华回来了。
不光周震华今年在,洪秀儿、艾米尔、华紫英、林若雅、史黛宜今年都在周家过年。让向来喜欢孩子的周母,心里面乐的可开心了。从一大早,在众mm和周震华一起非常礼貌的拜年过后,立刻二话不说,每人一万一的红包。俗成:万里挑一。
不光如此,在周震华难得穿了一回唐装的他出现在父母面前很礼貌的拜年请安过后。周母当场了给了一个两个手掌后的红包。乖乖,最少得十几万啊,都是崭新的百元大钞。用周母的话来说,这一口气把过去五年的都给了。
此外,今年在家的左师嫣自然也有分到红包。左胜的女儿自然也得给个两三万吧。还有左家的准女婿李铭,也拿了个两三万的红包。就连一直是跟屁虫的李铁牛,不用废话,两三万的红包肯定也少不了。
乖,周家真阔气,怎么一送红包就两三万啊。
然后是卡洛斯、丹玛斯、巨石这三个左胜内定的徒弟。过了年准备和赵辉一起被左胜拉出去再教育的同志,此刻在左胜还没有教育之前,勉强享受着片刻的安宁之时。一样也一人发了一个红包。虽然不多,也就个两万多块而已。
当然,给周父周母拜过了年,大家还给左胜也要拜年。
左胜对于周家来说,完全就是周家自己人。周震华对左胜亦是长辈一般尊重,所以给自己父母拜过年以后,对左胜一样非常尊重的亲自去拜。所以当拜完了以后,口袋里红包内的数字增加到了三十多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