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改刻(2 / 2)

加入书签

一般的,都是将一枚同时代的普通古钱上的文字改刻成别的字,达到以假乱真,炮制出珍稀古钱的目的。最好的,自然是两种钱币上面的字体,前者和后者之间的差距比较小的了。所以,现在贾似道手中这枚‘会同通宝’如果是改刻的话,贾似道琢磨着,最有可能的就是利用了比较常见的辽代中期钱币中‘重熙通宝’,将‘重熙’二字改刻成‘会同’的概率比较大一些。毕竟,‘重熙通宝’的数量,相交起‘会同通宝’来,实在是要多出很多。

但是更大的原因,让贾似道心下有些怀疑的是,不光是这枚‘会同通宝’上面所出现的两个疑点,就是‘会同通宝’的本身,实在是太罕见了。

哪怕就是真实的摆放着一枚‘会同通宝’在贾似道的眼前,贾似道也不敢直接的确定,这东西就是真的!

按捺住心头的疑惑,贾似道只能是给手中的‘会同通宝’铜钱拍了一个正反两面的照片,传到了‘天下收藏’的论坛上,等待着有识之士的解答!当然了,贾似道自己也是在等待中继续的在网络上,寻找着相关的信息。

果然,还真的就被贾似道给找到了不少的资料。

原来,在‘会同通宝’被发现之前,任谁都没有见过其真实的面目。

直到1989年辽宁省凌源的冯毅先生,在朝阳废品站的铜堆中拣得了一枚。当时,他自己也不知是真是假,经过多方求问也未得真果,于是,他决定求教于中国钱币学会的秘书长、著名钱币学家戴志强先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就给戴先生写了一封信,并随信附上了该钱币的拓片。戴先生在看过拓片后感觉‘很有点意思’,于是便复信请他方便的时候,最好能将实物给带到北京来看一下。

转眼间,时间就到了1990年的3月份,戴志强先生终于看到了冯毅先生手上的这枚钱币,经过鉴定,有了如下的批语:“观其钱背,十足的辽钱气息,锈色亦好;观其正面,文字自然,和常见辽钱的神态吻合。入眼的第一感觉,让我不容置疑。”最终,确定其为辽代钱币的珍品。

这么一来,贾似道手上这一枚,即便是真品的‘会同通宝’,也不是前所未见的东西了。网络上就有着冯毅先生手头的那枚‘会同通宝’的图片,贾似道把它和自己手上的这枚对比了一下。或许是因为拍摄的照片不是很清晰的缘故吧,很多地方竟然看不太清楚。倒是,在图片上,可以看到‘会’字的下面的那个‘日’字,的确是存在着很模糊的地方!

这让贾似道的心下,微微的有了几分喜意。

不过,再看‘同’字的时候,贾似道又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了。以贾似道想来,若是自己的这枚铜钱是高手改刻的话,说不得,人家就注意到了‘会’字上存在的诧异呢,特意的改刻成模糊的状态,欺骗一些稍微有些懂行的人!只有这样,铜钱的价格才能卖得更高吧?

这会儿,让贾似道从整堆的铜钱中,把它给收上手,也不知道是不是运气了。

而经历了一番忐忑的心情变化之后,从怀疑到欣喜,从失落到平静,再到现在的坦然,贾似道突然的就对手头的这枚铜钱,有了更多的感情。不管东西是不是真的吧,贾似道都准备把它给留下来,也算是自己在古代钱币一行的进步了。

如果东西是假的,贾似道完全可以当成是自己在收藏道路上的一种积累;如果是真的,那就更不用说了。哪怕是市面上出现过几枚‘会同通宝’,却依旧无损其珍品的价值!

大凡是一些古玩的收藏爱好者,对于自己的手头的东西的喜爱,也就由此可知了吧?贾似道琢磨着,若是自己在古玩鉴定大会之前,就发现了这枚‘会同通宝’的话,想必会更加的认同广场上那些前来请专家们鉴定的收藏爱好者们的心情了。

不过,既然那些收藏爱好者可以请专家来做鉴定,那么,他贾似道又何尝不可以呢?

想到这里,贾似道的眼睛,顿时就是一亮!

只是贾似道也知道,自己所认识的人中,能看得明白古钱币的,实在是少之又少。看了看时间,已经是颇晚了,按捺住当即就打电话给阿三,或者是纪嫣然的冲动,贾似道只能是继续的在网络上,寻找着相关的资料来。

在这个时候,猛然间发现,自己发的帖子,有人回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