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被遗漏的报纸板块(2 / 2)
“看来,纪伍申的死,另有隐情啊!”仔细思考着吴昊伦所说的话,陈涛的心里,又多了一份担忧。
“不过……有件事情很可疑。”这时,吴昊伦话锋一转,说出了一个细节,“纪伍军正式进入明通公司的时间,居然是4月1号,即李光达被害的第二天,陈队,这之间,会不会也存在关联?”
“什么?!纪伍军是在李光达死后第二天进入了明通?!会不会太巧了?”很明显,这件事让陈涛感到意外。
“对受雇于明通,纪伍军的解释是,他想给自己找个正式工作,而明通公司不仅实力雄厚,并且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就干脆进了公司。至于董宵,早就闻听了纪伍军的办事能力,自然是求之不得,事情就这么成了。”吴昊伦进一步解释说。
没有说话,陈涛却没有停止思考。
“陈队,要不要继续盯着董宵和纪伍军?”吴昊伦请示到。
依旧是沉默,足足过了一分多钟,陈涛才回应说,“再跟一段时间吧,不过不能太紧,也不必牵涉太多人力,不过,一旦二人有异常行为,要保证第一时间知道,明白吗?”
“明白!”吴昊伦急忙答道。
芜平日报社编辑部“郭队长,这就是那则‘寻人启事’的初稿,是一对年轻夫妻为了寻找失踪多日的老父亲,已发行报纸上的内容,真的不是我们日报社刻意登载的!”神情紧张地向郭弘明呈上原稿,齐海昌还不忘辩解。
拿过齐海昌手中的稿件,郭弘明很快看到了一张苍老的脸,和一段真挚的文字:……,男,76岁,于4月4日下午于市中区公园走失。走失时,身穿灰色上衣,深蓝色裤子,黑色布鞋,并戴着黑框眼镜,有遇见者请速致电……,必有重谢!
“齐主任不必紧张,我今天来,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不是来追究责任的。尽管如此,还是请齐主任务必配合,虽然日报社不是刻意为之,但此事无疑给刑侦支队,尤其是陈涛队长造成了相当负面的影响,我们必须尽快查处实情,以避免事态扩大。”仔细看过初稿后,注意到齐海昌的紧张情绪,郭弘明不由宽慰道。
“郭队长放心,我一定全力配合!”齐海昌急忙表态。
“首先请齐主任介绍一下有关‘寻人启事’版块的登载过程,尤其是后期的审核过程。”郭弘明提出了请求。
“‘寻人启事’版块隶属于社会公益版,是《芜平日报》一项公益服务。具体来说,只要在每天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之间,有市民向报社编辑部提出寻人请求,在版面允许的情况下,我们都会免费登载。当然了,如果无人提出请求,‘寻人启事’版面会自动被其他慈善讯息所替代。”很快,齐海昌对版面情况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对‘寻人启事’中的文字稿件,我们一般要求寻人者自己提供,再由编辑部人员稍加修改后即可登报。”
“难道‘寻人启事’这个版面的内容,期间没有校对环节吗?”郭弘明问。
“当然有。”齐海昌很快回答道,“整个报纸的版面编排结束后,首先由编辑部李叶进行初步审核,之后是我。不过,由于不是记者提供的采访稿件,‘寻人启事’版面的内容,不会再交由专门校对人员审核,而是与其他校对完毕的稿件一起,直接呈给分管副总编审核,即余总,余总把关之后,就直接交给印刷部,于次日清晨正式批量印刷发行。”
“这么说,这则‘寻人启事’至少要经过三层审核,那为何日报社还能让它见报呢?如此明显,如此异常的内容,难道在审核时会毫无察觉吗?”听到这里,郭弘明不禁发出了质问。
“这……”露出一个尴尬的表情后,齐海昌有些心虚地解释道,“自从余总代替柯总主持报社日常事务后,特别注重对公安版的编辑审核工作,对其他版面,自然有所放松。再者说……”
话说到这里,齐海昌似乎有些迟疑,但终究,他还是道出了实情,“再者,不瞒郭队长,编辑部的工作量十分繁重,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遇有重特大新闻,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所以,在实际的编辑审核工作中,我们定然是有所侧重的,像‘寻人启事’这类讯息,一旦编排成型,后期的审核……基本都是直接略过,以便……节约审核时间。还有一点,‘寻人启事’版面位于社会公益版的最下方,是单独的版块,且中间隔有广告宣传画面,若非特别注意,一般不会发现问题。”
无奈摇了摇头,郭弘明继续发问,“这么说,在齐主任审核报纸模板之时,根本就没有关注这则‘寻人启事’,对吗?”
“是……是这样……非常惭愧,没想到会在这里出问题。”齐海昌仍是尴尬的表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