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北方乱起(2 / 2)
这样的口号,与天地会各部义军一字不差。
在如此诡异的变化背后,自然脱不开周晓峰湘军的影子。
“速调僧格林沁亲王入豫平乱!”
咸丰刚刚苏醒,立刻挣扎着下了旨意。
许昌丢了也就丢了,不太影响天下大局,要是洛阳这样一座数代古都落入起义军之手,河南就要丢了。
到时候被困于大别山中的太平军与捻军也能连成一片,太平军的悍勇,加上捻军的人数,十数万乱军扫荡河南河北,北方的局势也要大部糜烂了。
到时候,满人除了退回关内,还有别的选择吗?
.....
洛阳城外,捻军大营。
张乐行正与苏天福、龚得树、侯士伟等老兄弟议事。因为韩老万率军驻守雉河集,军中便以四人为首领。
这两个月来军事上的胜利,让各总旗的兵力都突破了两万人,如今围困洛阳的捻军,足足有十二万。
“大将军,如今我兵强马壮,还用得着看人脸se嘛?”
“说的是,不如duli称王算了!”
说话的是张敏行,张正江几个张乐行的族兄弟,而苏天福、龚得树等人则沉默不语。
是人都有野心,在张乐行起事雉河集之时,张家不过是亳州不大不小的地主豪绅,因为去岁皖北大饥,张乐行与龚得树等人才得以率捻众万余人起义,在苏鲁豫皖交界广大地区活动,声势迅速扩大,各地捻众纷纷起义响应。
年前虽然是有湘中富商为湘军牵桥搭线,又援助了大批钱粮军械,但张乐行北方首义领袖的声名,在苏鲁豫皖各省都有巨大的号召力。
没有得到那些南蛮子资助之前,捻军就有了七八万人马,年后这几个月实力如同吹猪尿泡一般膨*大起来,即便没有人帮助,张乐行这个捻军盟主也跑不掉,十方人马最后还得聚拢在五se旗下。
湘军不过十数万人马,自家如今也有十数万人马,何必为了一个大义名头就伏低做小?
楚王?
我呸!
周家人可以南洋称王,我张家人也可以洛阳建基。
洛阳自古名城,自汉唐以来在此建都已有数代,等打下了洛阳城,自家大哥名动天下,到时候哪里用得着捧那南蛮子的臭脚。
洪武血脉,湘王后裔,谁知道到底是自己脸上贴金还是真事?
退一步说话,即便那个什么楚王真是前明嫡系,那也是几百年前的事了,你据有你的江南繁华之地,我打下我的北方半壁江山。
即便最后划江而治,张家要是能化家为国,自己等兄弟那可都是皇亲国戚,见人高一点,谁都得磕头山呼千岁千岁千千岁,那是何等风光,何等荣耀?
张敏行兄弟俩已经为那锦绣前程浮想联翩了,可他们的聒噪却没有得到他人的响应。
“大哥?”
“你们给我退下!”
位置不同,眼光自然不同。
张乐行以前不过是乡下一富绅,现在刚居高位,真有种不真实感,旌旗十万带给他的不是意气风发,而是战战兢兢。
别人不清楚,他自己还能不知道捻军是什么底细?
那不过是一群还没有洗干净脚底泥的农夫而已。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会盟之后这两个月来,十多万人吃马嚼,花钱如流水也似,要不是有湘中周家的钱粮支持,大军用不了一个月就得因为缺粮而溃散。
而之所以能够顺利拿下许昌,攻破数十座城镇,靠的不仅是湘军淘汰下来的洋枪大炮,还有上千基层教官的临阵指挥。
这些人如今已经成为了各级部队中的骨干中坚,深得士兵拥护。而据说,这样的人才在湘军中车载斗量,随便拉出来一个都善战之士。
“士维,你怎么看?”
侯士维是张乐行的亳州同乡,吴桥寺集人,侯家世居侯老郢、侯菜园、吴桥寺一带,号称“九里十八侯”。他为人耿直,不阿权贵,交游广阔,与张乐行早年相熟,甚为投契,两人曾一起贩运私盐。
会盟时,捻军建五旗军制,侯士伟受命为红旗总旗主。红旗捻军常与张乐行黄旗共同行动,联合作战,故有“黄、红不分家”之说。
“我常听人言,有多大的肚子吃多少碗饭。洪武爷当年与张士诚、陈友谅三雄并立,最终张陈二人不得善终,徐达、常遇chun开疆拓土,亦不失王侯之位。如今湘军军威鼎盛,又有洪门襄助,江南数省乃天下丰腴之地,以此为基业,我等不能相抗,莫如.....”
“莫如静待时机,观望风se,那武王要是明主,我等功成身退,还可做个富家翁,要是不能成事,到时候待机而动,再做打算。”
苏天福是黑旗旗主,他以前贩过羊、卖过油,开过粉坊,是个jing明人。
“打下洛阳,就是一辈子的富贵。”
见几位结义兄弟也是信心不足,张乐行只好放下了心思,一心一意关注起战事。
功名但在马上取,不为帝王,便做公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