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三观大山崩塌了】2更!谢收藏谢推荐(1 / 2)

加入书签

无数人,细思恐极.....

冷汗都被吓出来了。

这作者,这作者猴神,哈努曼上身么!胆子那么大!他在挑战彼时印度人对英美这些发达国家的梦想理想追求,同时在质问,来自于印度民族的身份缺失,这同样是严重的大问题。

种种加起来,本书的作者要挑战印度人的三观啊!

怎能不惊!

怎能不恐!

帕特尔教授差点想把书扔掉,不过到底没舍得。他现在有预感。这是一位看了如此多年的书的老书虫的预感,这本小说的名字与内容绝对是息息相关的。

不,到目前为止,已经证实了。

“呼!~~~”

帕特尔教授心中犹如一万匹草泥马在奔腾,复杂,复杂,现在的心里非常纠结,最终他还是压制着自己强烈的好奇心。随着书中情节一点一点缓缓地深入。帕特尔身体都不由自主地开始颤抖,这种颤抖不是害怕,也不是单纯的激动,而是一个印度人,对自己身份,民族,等等问题,做为当事人又是旁观者的参与和观望。

剧情悬念起伏,读者应接不暇,文中比居给三个印度女孩送过外卖,这几个女孩正在谈论不在场的第四个室友。

“她为什么不干脆和印度男孩交往呢?至少会明白她的那些小姐脾气啊?”

“她看都不会看他们一眼的,她不想要个从小窝在厨房里和阿姨们聊天的印度好小伙。”

“那她想要什么呢?”

“她想要一个有博士学位的万宝路男人。”

比居从这些印度女孩手中接过钱,他感到一种复杂的感情:“渴望,敬仰,憎恨”。对印度而言,殖民历史大大激化了原本复杂的种姓问题,高等种姓有机会来美利坚读书,将来有机会嫁给美利坚人改变身份,低等种姓只能来美利坚打黑工,原来在他知道的全世界人都讨厌印度人之外,连印度人都憎恶印度人。......

看到这里,一部分印度人脸色惨白.......

如果粗略地将印度分为殖民前,殖民时期与后殖民时期,我们可以看到所谓“印度人”这个民族身份的模糊性。

殖民前,印度的种姓制度层级分明,各种姓间饱含着不容反抗的不平等性;殖民期间,出现了两点变化:一是种姓间的不平等被外族入侵的危机感暂时掩盖起来,不同种姓能够暂时凝聚在一个虚构的模糊民族性之下反抗外族;二是各种姓层级的难以逾越出现了松动,低等种姓可以通过假借殖民者身份得到种姓的逾越,杰姆的岳父、杰姆都是这个时期的受益者。

到了后殖民时期,印度虽然取得了独立,但被暂时掩盖的种姓不平等死灰复燃,愈演愈烈,各种姓之间无法建立友情;如此,殖民时期开启的捷径越来越窄。比居和当年的杰姆同样出生卑微,然而比居没有杰姆那份幸运可以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印度独立之后,印度的教育权利又与其伟大传统接轨--只属于精英阶层。穷人如比居不再有机会。

正是这样纷繁复杂,相互割据的民族现状造成了印度个体之间的相互隔膜以至于仇视。

这并不难理解,纵然在印度独立运动时期,甘地设法炮制出的印度民族形象根本没有存在过,或者诚如梁捷在《甘地:在苦行与政治之间》所分析的,甘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印度民族主义者,甚至是印度民族主义最大的敌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