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有根上学堂(1 / 2)
五月初六,是有根开学的日子,一起去报道的有有金,小涛,小风四个人。有志王氏是不舍得他去,还要靠他多分红呢。其实桃花也不赞成他去,他真是去了也白去的那种,说不定还会影响有根他们上课学习。
还是大姑看的开让孩子学点知识,不求考官考状元,考个秀才就行了,以前没条件,现在说什么也坚持让小涛上学堂。四婶更是想要有金多识字,家里又不靠孩子那点钱来生活,现在她的日子比镇上住的大姐还要滋润。最要表扬的是小丽婶送小风去上学,用她的话就是在苦也要小风有出息,小风自己也愿意上学,他发誓学好来照顾姐姐和娘。
其实在这古代很多都是很苦也要供孩子考科举,因为稍微有点成绩带给家里是莫大的好处,秀才就可以见官不跪,行书生礼就行,可以教书育人了。举人可以不用交赋税,家里免征兵役。进士就可以做官了,成了可以享受朝廷俸禄的公务员。
一架马车,桃花,四叔,大姑父,小叔,还有四个穿着崭新衣服,包起书生头,意气风发的小学子。四个人一路不停拽拽衣襟,摸摸书包,满脸充满期待。
学堂自然在北大街上,自古‘士农工商’做学问当官的排第一,学堂绝对是高雅的地放。
‘东城书院’朱门大院,三进的宅子。这就是有根的学校了,桃花印象里古代的学堂都是破的要倒的茅草屋才对,现在看来现实和想象完全两码事。
门口有人专门管看车的老人家,看一会两文钱,但凡能上的起学堂的都是不差着两文的。给完钱他自会把牛车停到车棚,还管看好东西。
下车进到学堂里面桃花才发现,有一些孩子正在习武练剑,原来这时的读书并不是死读书的,讲究的是文武全才,只有学习几年以后才会,看人的学习能力,才会文武分开往上考。看来以后书生也不要随便招惹的好,文弱书生一说看来是写小说的拿出极个别的个例,用来突出人物形象的.
“你们是新来报道的,这边请。”桃花跟着一个岁数大点的学生向里走。一路上看到不少学生有读书的,有下棋的,还有几个在画画的。
桃花他们跟着“高年级”学生走到一间门前,门前站着几个明显也是今天来报道的学生和家长。大家互相打量着,人也是按着次序一次进去一个学生及家长。桃花他们站在最后等着。
现在应该跟前世秋季开学季是一样的,每年这个时候会招新生,老生有一部分两个月前去参加考试,考上秀才的可以回家自己读书,有条件的可以进入道府高级的学堂。道府学堂属于国家教育机构,考秀才时成绩好的,或考取举人后才有资格进入。
这种学堂相当于小学,初中,高级的道府级的相当于,大中专,最高级的大学学堂就是国子监了,属于皇帝的学生,虽不是皇帝亲自讲课,可老师都是国家很牛逼级的人物了。
时间一久大家开始攀谈起来,大部分来的是地主和城里经商富户家的孩子,农民的还是少数,少数也不是没有,几个明显是村里的孩子向桃花他们来靠拢,因为大家一看就是一个档次的,桃花家一来就四个,自然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你们家是四个孩子都入学吗。”一个岁数四十来岁的黑胖大叔和四叔说起话来,“是啊,四个都是亲戚,”“一起来也好,孩子做个伴,不受欺负。”“以前是家里没条件,也不是要赶一块的。”“这是我家小子,张昕,来叫大伯好,和哥哥弟弟打声招呼。”张昕个子黑壮,比小涛还要高上半头,是个豪爽的“大伯好,哥哥弟弟好,我叫张昕,十一岁,以后谁欺负你们,我替你们揍他。我会几下拳脚。”“我叫小涛,十三,你得叫我哥哥。”“我叫有根七岁,这是我四叔家哥哥叫有金,还有五婶的弟弟叫小风。”小孩子叽叽喳喳一下子就玩到一起了。
“我家是东张村的张自青,几位是哪里的。”“那咱们不远,我们是徐家村的,咱们两家中间就隔着张桥村。”“你们是徐家村的,就是花当家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