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拜堂成亲(2 / 2)

加入书签

“瞎了你的狗眼啦,哪来你的侄儿媳妇……”,李忠民大声斥道。

吴贾氏微微探了头,见到屋里的人,村长、教书先生,一些说的上话的都在,收敛怒气,转了话题,“男女授受不亲,他俩未婚时便独处一室,已属破格之举,青天化日之下,还做那事,这大逆不道的,难道不需给咱一个交代?”

吴贾氏趁人不注意,狠毒的瞪了孙少恩那边一眼,饶是今日阻止不了婚事,她亦要那对狗男女不好过。

“嗯?你想要啥交代”,媒人走出一步沉声道,“你若想要交代,问官老爷去”,这媒人却是之前的官媒。

“臭不要脸的,人家干啥事要请示她?真当自己一回事了”

“是呀!也不拉泡尿照照那丑样”

“让她三分,便蹬鼻子上眼”

……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骂的大快人心,往日他们是不敢跟吴家作对的,今日仗着有人撑腰还不骂个够。

吴贾氏见讨不到便宜,不甘心的走了,走前眯着本来就小的眼珠,扫了众人一眼,又狠狠的瞪了孙少恩俩。

吴贾氏走后,众人又将注意力转到新人身上。

媒人把大红绸递给孙少恩,孙少恩不接,双手发力抱起梅蕊,又惹来大伙起哄。

落入她怀里,梅蕊像找到了自己的港湾,刚刚不安的心也定了。顾不得别人笑话,伸出双手搂着她的脖子,盼着与她更贴近。

回到新房,轻手轻脚的把梅蕊放床上。

在媒人的指导下,孙少恩抽出先前藏在靴中的红纸裹着的筷子,踌躇了一下,仰起头大呼一口气,像是鼓起勇气般,用微微地抖着的手,胆怯的把梅蕊头上那张盖头帕一挑,居然挑起了那张帕子,把它搭在床檐上。

一阵陈香味往她的鼻端扑来,见到梅蕊的妆容,孙少恩的心怦怦地跳动,怔怔的看着。

素日里梅蕊不喜奢华,亦没多余的钱装扮,皆是素衣淡容。今日隆装盛饰了一番,烟眉秋目,凝脂猩唇。一支朴素的梅花簪显得她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如九秋之菊。

梅蕊亦含情脉脉注视着她,美眸中几乎滴出水来。感受到她的炙热,身体泛起一阵兴奋曼妙的感觉,迅速收回目光。

一对杏眼细长而含媚惑,水汪汪的诱人至极点。孙少恩一时心醉,忘了上次的教训,闭着眼睛,默默的,默默的凑到梅蕊的跟前。

梅蕊偷偷探出一点点眼角,感觉到她俯身探了下来,鼻息暖暖得喷到了她的脸上,凝视着大圆脸在冷风中颤抖的睫毛,自己的心尖也随着颤动,主动的迎了上去,然后是两片紧贴着薄薄的唇。

孙少恩有点慌,一点也不敢睁开眼,感觉着嘴上那波荡开的凉意,就这样,好像很久,好像又一瞬间,象是雪花飘落在冰面上刹那间的凌结。

“哎呦,新郎官先别着急”,媒婆站一边忍不住出声打断,这小年轻猴急的像换了个人似的,“先喝了合卺酒”

梅蕊忙睁开眼,推开孙少恩,她都忘了这里还有人。

孙少恩坏坏的笑,手指贴在嘴上,一脸得意,她没想过梅蕊会迎合她,这是不是说明梅蕊也是喜欢她的。

“快别闹了”,梅蕊羞得想钻进床底。

两人双双坐在床沿边,按媒婆的吩咐,孙少恩将自己的左衣襟压在梅蕊的的右衣襟上,说是男人应该压女人一头,孙少恩轻轻的压住小许,不敢压太多,她是压不过梅子姐的。

两人喝完交杯酒,咬过生饺子,外面嚷嚷着说要开宴了。

孙少恩随着媒婆出去招待客人,片刻又返回来,在屏风下翻出许多番薯做的食物,这是她早前准备的,特意是留给梅蕊吃的,那天的阿花也是沾了梅蕊的光。

孙少恩叮嘱梅蕊饿了吃,又出去敬酒。

见到刚才在李家的人也过来了,山河村不算大,就十来户人家,基于那些不好的传言,来的人并不多,还没入伙那会热闹。

孙少恩和梅蕊也不大在乎,反正不是亲人,来不来也没啥关系。

山河村的妇人也没那么多讲究,特别是上了年纪的,男男女女的都有同桌,孙少恩坐在李忠民夫妇这一桌,没吃几口饭,又被别人拉着去敬酒。

人虽然不多,一路敬下来,也被灌了数杯。

为了灌醉孙少恩,好闹洞房,李迎银特意使坏,“大郎,村里都传你是吃软饭的小白脸,你若是有种,便把这酒喝了”

孙少恩喝了数杯,已是懵懂,被李迎银一激,亦不能正常思考,拎起酒瓶豪迈地往嘴里灌,连辣都感觉不到。

李吴氏来不及阻止,警告的瞪了李迎银一眼,“胡闹”。

孙少恩豪爽的大手一挥,“大娘,无事,梅蕊这几年来,多亏了你们照顾,这酒我应当敬你们”

李忠民见孙少恩还算有良心,替梅蕊寻得好郎君高兴,也纷纷举杯。

李吴氏也不阻止了,这男人的事她也拦不住,这个好日子,让他们喝个够罢。

另一桌,蓝希岚见孙少恩像酒鬼一样,“我看孙大郎是趁蕊娘不在,好把以前的酒都喝回来”

“我看也是,听说大郎为了喝酒一事,还耍过脾气”,陈欣把自己知道的也说出来。

孙少恩在外面大吃大喝,梅蕊坐在新房,揣着炸番薯,也吃的津津有味,她以为又要饿肚子了,没想到孙少恩那么贴心,大圆脸真是她的小棉袄。

吃了几块垫肚子,便也不吃了,身子有点乏,倚在床头打算闭目养神。憋见床中间的一小块雪白的落红帕,大惊失色,整个人都摔倒在床。她早就破瓜,哪来的落红?

梅蕊的脸白得不成样子,紧闭的双眼已满含泪水,以致瑟瑟抖动的长睫毛像在水里浸泡了一样,紧紧咬着的嘴唇也已渗出一缕血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