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天下响应(1 / 2)

加入书签

檄文传遍天下,群雄接连响应,纷纷起兵讨伐董卓。

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皆会盟领军朝着虎牢关进发。

而孙坚作为袁术部将,曹操与张邈私交甚密,张邈将全部兵力交给曹操统领,合为一路讨伐军,加上驻扎酸枣县的骠骑大将军公孙逸,共有十二路诸侯举兵共讨董卓。

至于西凉马腾,此时尚且割据一方与羌胡作战,忌惮董卓之威,并没有响应公孙逸发出的檄文,而公孙瓒与幽州牧刘虞关系日益恶化,加上外族长犯边关,公孙瓒亲自领军戍边守民,并未领军前来会盟。

与此同时,后将军袁术屯兵南阳,孔伷屯兵颍川,冀州牧韩馥屯兵在邺,公孙逸在酸枣接待先一批到来的张邈等人。

不过通过探报,这些诸侯的军队除袁绍拥兵两万余,袁术一万多兵力外,其余诸侯领军多不过近万,少不过数千,何曾如演义一般,动辄数十万。

而那防守洛阳的董卓,即便尽收周边精壮,加上城中禁军与从丁原那里抢来的并州军,加上从长安抽调的兵力,总兵力不过五六万。

想想汉末战火连绵,朝廷腐朽,民不聊生,从军精壮皆死于非命,加上田园荒耗,疫病流行,人口大规模减少,后来魏蜀吴三国兵力总和不过百万,也只有小说里可以变出那么多兵力来。

骠骑大将军公孙逸招待的这些地方豪强,在地方上拥兵自重,一言既出莫敢不从,都是十分狂傲的主。

只是领军来到公孙逸的底盘上,面对近两万装备精良的骁骑军,加上粮草都是由骁骑军提供,谁也不敢稍有不敬,见了公孙逸都是客客气气,口称骠骑大将军。

公孙逸其实原本也曾想过取代袁绍成为盟主,不仅因为檄文是他发布,更重要的是拥有金印紫绶,加上两万虎狼之师,即便这骠骑大将军不过是自封,但没有人敢质疑公孙逸的地位和权威。

公孙逸最终还是放弃了争夺盟主之位,首先推荐袁绍为盟主,这也是无可奈何,谁让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号召力实在太大。

若是公孙逸当了盟主,这讨伐太师董卓的战争,很有可能被定义为一场叛乱,胁天子已令不臣的可是董卓,当今天下也只有袁家有抗衡朝廷,言董卓是叛逆的资格。

关东军是否是义军正义之师,是聚众反叛,还是清君侧匡扶社稷,很大程度上必须靠袁家的影响力来证明。

曹操再一次见到公孙逸也是十分唏嘘,没想到当日匆匆一别,今日再见之时,这个捉摸不透的贤弟,居然摇身一变成为骠骑大将军,即便是自封,但拥有金印紫绶和强大的兵势,这个骠骑大将军实至名归。

身份虽然不同,但公孙逸对待曹操还是一如既往的恭敬,依然以长兄相称,曹操感动之下与公孙逸更加亲近。

一日,公孙在在府宅内宴请一众豪强,众人赴约而来分主宾坐定,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曹操几人皆在场。

“诸位远道而来,本将敬诸位一杯!”公孙逸面色亲和,举杯邀在座众人畅饮。

众人皆抱拳相谢,举杯一饮而尽,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桥瑁接着酒兴抱拳道:“骠骑将军兵势大盛,部下军容齐整,将骁兵锐,驻兵酸枣,进可攻退可守,恐怕不必等盟主前来,完全可以领兵击垮董贼,成万事之功。”

公孙逸浅笑并不多言,既不答应,也未反对,让人捉摸不透,其实当初若非公孙逸抢先一步发出檄文,眼前的东郡太守桥瑁,会假作京城三公书信,发檄文传至各镇诸侯号召起兵讨伐董卓。

公孙逸先下手为强,倒是抢了他的功劳,所以在桥瑁领军前来之时,粮草足量供应,对本人也是十分礼遇,一时让桥瑁受宠若惊,将心比心也对公孙逸更加敬服。

“元伟真是醉了,盟主未到,先领兵讨伐,岂不有越俎代庖之嫌,还是说有人不愿服我从弟本初为盟主,欲怂恿骠骑将军取而代之,以彰显拥立之功?!”山阳太守袁遗盯着桥瑁冷笑连连。

公孙逸沉默静听,只是举杯浅酌看着袁遗,袁遗是袁绍从兄,勤学多思,志存雅量,只是当桥瑁推崇公孙逸之时,袁遗不齿之下,出言痛斥,在袁遗看来,公孙逸仗着军势骄横跋扈,也并非善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