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倒行逆施(2 / 2)
满目狰狞的董卓拍案而起,抽出佩刀冷然道:“你可要试试我宝剑是否锋利!”
“刷。”
“我的也未尝不利!”袁绍同样抽出佩剑,漠然环视左右西凉军士冷笑连连。
公孙逸心中叹服,不愧是后来雄踞一方的豪杰袁绍,胆略非凡并非常人,能在十年之内雄踞河北,成为东汉末年最强大的地方豪强,在杨逸看来并非巧合。
“事还未定不可轻杀啊!”一边跪坐的李儒顿时起身,上前劝阻道。
并非李儒与袁绍有久,而是忌惮袁家四世三公,门客满天下,若是此时斩杀袁绍,恐怕天下反对董卓之豪强甚多,李儒目光长远,连忙上前阻拦。
“本初,不可!”袁绍叔父太傅袁隗连忙上前,急切连忙示意。
袁绍向在座宾客抱拳一礼,冷然瞪着董卓,转身快步而去,步出大厅,隐隐有些后怕,袁绍不由加快脚步,一路畅通无阻,很快策马出城而去。
在场众臣除公孙逸外,谁也不会想到,十年之内,袁绍会带甲十余万雄踞河北,成为天下豪强之冠。
看着袁绍离开,杨逸心中依然难平,若是刚才稍有提点,恐怕即便董卓不杀袁绍,也会将其圈禁起来,也许解决了将来河北之地最大的敌人,但也会让酸枣会盟无疾而终。
芸芸事端,稍许的改变,很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杨逸最终还是选择了放袁绍离去,即便自己刺杀董卓事败身亡,起码在孙坚、曹操的攻击下,袁绍也会元气大伤。
既然汉庭无法维持,天下无法安定,只有在顺应大势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保存大汉元气。
所有所思所想和一些将来发生的大事,公孙逸都已经写在一封尚未发出的书信里,并且已经交给在徐荣帐下听命的孟刚手里。
公孙逸早已向现任骑都尉的孟刚下令,若是刺杀董卓之事败露身死,便将此信发给田豫,相信田豫会完成他未完成的心愿。
“三日后,在嘉德殿行废立大典,文武百官务必到场!”
董卓怒气未消,充满杀气的双眼冷然扫视群臣,冷哼一声,怒而拂袖而去,杨逸起身,连忙跟随董卓一行人先一步离开。
众朝臣拱手在侧,直到董卓离去,才敢退离。
****
三日后,无数权贵家门前,遍布虎狼甲士,一些不愿前往参与废立大典的朝臣被斩杀于家中,其家人同样未能幸免,家中银钱洗劫一空,宅院烈火腾空化为一堆炭灰。
禁廷之中甲士遍布,一股肃杀之气随之弥漫,一众心中惶惶的朝臣步入嘉德殿,虽然深知董卓倒行逆施,但眼看周边虎狼甲士手中锋利兵刃,前有伍孚前车之鉴,谁也不敢多言一句。
忐忑不安的汉少帝刘辩坐在帝位之上,看着左右擐甲持戈的虎狼西凉军,尤其虎将吕布不时扫来的凌厉眼神,顿时吓得面无人色,不停瑟瑟发抖。
身着铠甲的董卓提刀上殿,位列百官之前,众朝臣跪拜俯首向汉少帝行礼,公孙逸位列百官之中,微微抬头,打量着东汉王权的最高统治者,现如今却像无家可归的幼兽慌乱无助。
持刀而立的董卓向手持圣旨的李儒微微示意,转而看向百官,满含杀气的眼神,好似冰冷的尖刀一般锋利。
李儒先前一步打开圣旨朗声道:“皇帝承嗣,海内仰望,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慌乱,特此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
众朝臣心中悲切,奈何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只能听之任之。
“陈留王协,圣德兼备,修身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统万世,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承先帝遗命,以慰生灵之望!”李儒宣读圣旨后退一步立在一边。
董卓随手一挥,数名虎狼甲士上前向少帝躬身一礼,随手将近乎瘫软,哭哭啼啼的汉少帝强行带离,刘协居坐帝位,一时百官跪拜朝贺。
董卓随即令将校毒杀何太后,遂专制朝政,董卓自称相国,站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夜宿皇宫,秽乱宫廷,全无人臣之礼。
董卓纵兵剽掠财物、残害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京师人人自危,其倒行逆施,大为士人所不满,一场针对董卓的战争正在酝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