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谋夺邹城(1 / 2)

加入书签

“这个人叫边业南,朝鲜族人,年龄三十岁左右,邹城伪军保安团营长,你的任务就是跟他接头,协助他实施武装反正行动!”

睡了一个上午,王斌来找冷锋接任务,冷锋从一个密封的文件袋中取出一张黑白照片递了过去说道。

“朝鲜族的,他怎么会来山东?”

“为了掌握当地的伪军,日军专门从东北挑选了一些政治过硬的伪满部队的军官来到山东,充实进当地的治安伪军当中,边业南就是其中之一。”冷锋解释道。

“这个边业南是怎么跟我们联系上的?”

“六年前他曾经在上海,从事反日斗争,那个时候,他不是这个名字,复兴社对他们的行动很感兴趣,在武器和情报方面多有支持,虹口公园爆炸案他也有份参与,为了逃脱日本人的追杀,潜逃回了朝鲜,之后到了东北,改了名字,进了日本人组建的朝鲜开拓团,后来,日本人招兵,就把他招了进去……”

“原来这个人的经历这么曲折,那她是怎么跟咱们联系上的呢?”王斌奇怪的问道。

“这里面情况比较复杂,你就不要了解太多,总之,你的任务就是跟这个人接头,然后帮助他掌握邹城的伪军,准备反正,你只有一个晚上,时间相当紧,明白吗?”

“既然要反正,那这个边业南就没有事先做准备?”

“当然,他的那个营没有太大的问题,还有几个伪军军官摇摆不定,最大的问题伪保安团团长向本贵,这个人算不上是铁杆汉奸,但也不是什么好人,而且他之前还在第三集团军内当过兵,是个有奶就有娘的家伙,如果,他不同意反正,或者即使同意了,背地里耍花招的话,该怎么做,你明白的!”

“师座,我知道,您就放心吧!”

“天黑之前带着你手下的弟兄赶到邹城,我让人开车送你们,材料,你阅读后,记住,然后送回来。”冷锋吩咐道。

“这照片?”

“你留着,这算是你们接头的信物,不然人家也不会相信你是我们派过去的人。”冷锋解释道。

“是!”

王斌领了任务迅速离开了。

“胡八桂的骑兵团在什么位置?”

“在昌平山,桑压河一带活动。”情报参谋胡亚楠说道。

“把邹城日军的情报给我调出来。”

“是!”

大约过了七八分钟,胡亚楠从外面拿着一些卷宗走了进来:“报告师座,邹城日军的情报都在这里了。”

“我不看,你简单的说一下重点,邹城日军的兵力,装备还有部署!”冷锋微微一抬头,吩咐一声。

“自从咱们攻占济宁、兖州后,矶谷廉介加强了对邹城的防御,目前邹城内有日军一个大队(缺一个中队),一个重机枪中队,一个炮兵中队,外加一个骑兵中队还有一些辎重部队,总兵力大概一千五百人左右。”

“伪军和警察呢?”

“伪军一个保安团和警察的治安大队和侦缉队,差不多有一千多人吧,日军都是野战部队装备,不过有部分是刚刚补充的新兵,另外日军第十师团第4野战医院也设在邹城,有差不多三四百伤兵……”

“好,我知道了,你把这些情况总结一些,写一个简单的汇总交上来。”

“是,师座!”

冷锋知道,当初采用自己的方案,肯定是有得必有失,先占兖州,必然会失去占领邹城的先机。

但他必须这么做,否则就没有荣誉一师接下来的回旋的空间就笑了,若是先占邹城,再攻打兖州就困难多了。

日军加强了邹县的力量,这就变相的削弱了支援台儿庄濑谷支队的力量,这同样也是一种支持。

原先邹城是日军的后方,只需驻守一个中队的日军就能保证安全,现在呢,必须要一个大队甚至更多的兵力才。

而且他们还只能龟缩在城内,不敢主动出击,他们还要保证铁路和公路运输的安全,即使他们的补给已经接不上了。

邹城是必须要拿下的。

济宁,兖州,还有邹城,这就像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支撑点,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三只脚支撑是最稳定的。

而冷锋正是需要这样一个稳定的三.角。

而这三个角有处在公路、铁路以及运河(水路)的重要节点所在,除了天上管不了,这三座城市只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日军想要快速机动,或者驰援台儿庄,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日军占领山东,就是靠两条腿前进,一条是津浦线,另外一条就是青城,当然他们想要占领的是陇海线,但现在这条线还在GJ手中。

津浦线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南北大动脉之一,十分重要,日本人为什么处心积虑的要打通它,起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冷锋就要卡在这里,就像一根鱼刺横在人的喉咙里,进不去,也出不来。

现在冷锋算是废掉了他的一条腿,还有一条腿虽然还能动,但那条腿天生就是瘸的,短一截,但是它要是把这断掉的一节给接上,那就可能变成一条完整的腿,那这局面很有可能翻盘。

这是冷锋极为担心的事情。

这打仗不仅仅是要算我赢了怎么办,而是要算的是,万一我输了,怎么办,如何补救?

“师座,廖副参谋长来电,他今晚到徐州,明天一早就把四个团的补兵兵员给新38旅送过去,问,他是留在新38旅,还是来济宁?”

“交接后,马上动身过来,我这里就缺人手。”冷锋那还有半分犹豫。

“是!”

6号下去,期盼已久的重炮团和炮团终于到达台儿庄战场,两个重炮团一起对日军发起猛烈的炮击。

那场面真是太壮观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