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复兴(2 / 2)

加入书签

可现在,秦放歌的步子迈得更大,他的形象,不只代表着地灵人杰的江城,更代表着中国音乐的高水准。有媒体称他是“为国争光”。还真不是瞎吹的。

中国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西方人还是茹毛饮血野蛮人的时候。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就有了礼乐,并创作出各式各样的乐器和精彩的音乐。

翻翻音乐学院的必修课本《中国音乐史》,里面很全面的呈现了中国音乐的光辉发展历史。从远古时期的****甚至更之前,就有了音乐,并将舞蹈结合在一起,称之为“乐舞”。黄帝时代就有《云门》,又称《玉门大卷》,相传黄帝部落以云为图腾。歌颂氏族图腾的乐舞。此外,还有《咸池》,《箫韶》等乐舞,《箫韶》还是以排箫为主要伴奏的乐器。

到后面,有歌颂大禹治水的乐舞《大夏》,以及歌颂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功勋的乐舞《大濩》等等。

到后面的周朝以及之后的秦朝两汉唐宋的时候,音乐的发展更是蓬勃。“歌舞升平”“燕歌赵舞”等成语。就很能反应问题,当然像是“西湖歌舞几时休”这样怒其不争的,也特别有代表性。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辉煌的文化史上,音乐可以说可以写上浓重的一笔,各种优秀的音乐舞蹈作品也数不胜数。但遗憾的是因为年代久远,想要再现这些音乐几乎不可能。那时候也没曲谱能记载下来,靠代代口口相传,失传是必然的。现在的话,只能通过文字描述壁画等窥得其中一二。

而西方音乐的发展从文艺复兴之后,却是蓬勃昌盛,发明可以记录的曲谱和格式之后,几百年前的音乐作品。也得以流传下来。不管大家愿不愿意承认,现在西方音乐的盛行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一篇篇优秀的音乐作品,还有表现力更丰富的乐器以及交响乐团这样的形式,更是让音乐走向巅峰。

连中国现在的民族乐团也采取交响乐团的组织形式,这其实也是中国音乐发展到现在的必然趋势。而历史上,很多音乐和乐器也从西域东夷等地方流传入中国,最后成为中国音乐的一部分,这是文化的包容性所致,也是四大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能得以传承下来的重要原因。

时下,最响亮,也是最伟大口号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只有中国,有这样深厚的底蕴,想要复兴也是要以前有过的,像开挂民族印度那边,虽然他们经常开挂,也随时随地可以歌舞,但还是洗洗睡好了!

口号中的复兴,当然是指全方面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等,这其中肯定包括音化。最近西方音乐独大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方面,似乎中国音乐没什么还手之力。不像经济现在追得差不多,音乐上的“复兴”,原本大家觉得难度有点大。

但秦放歌的横空出世,却让大家希望。

他创作的那些优秀西方严肃音乐形式的音乐作品,即便是那些西方的古典音乐人,也必须得承认其高水准,光这点,秦放歌就绝对称得上是“为国争光”了。现在的西方古典音乐作曲家,也都没办法创作出他这样优秀,并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音乐作品来。

但想要实现“复兴”,光是创作西方音乐形式的音乐作品,是肯定不够的,即便可以吸收为自己所用,很多人还是不愿意承认这是“复兴”的作品。只有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音乐作品,才能谈复兴两字。

而在秦放歌的这场个人音乐会上,他也展露出在民族音乐上的天赋来。不管是非常有中国画风格的《牧童短笛》,还是底蕴悠远但又被赋予积极新意的《梅花三弄》,都是西方音乐所不能表现出来的,具有中国风情的音乐作品。

专业的乐评人,对此也大加赞赏,称其为民族音乐中少见的精品之作,尽管用的钢琴演奏。但想要改编成民乐器演奏的话,其实也挺容易的。

而他和林宝卿合作的《春江花月夜》,琴箫合奏,完全的中国民族乐器演奏,更是将民族音乐的特性淋漓尽致的展露出来。

除了才子佳人这样赏心悦目的美丽画面之外,他们琴箫合奏所展现出来的优美如画的画卷,蕴涵其中的哲学思想更有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意境。要深入挖掘探讨的话,更能找到其中更多的闪光点。

《春江花月夜》这样的音乐作品,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也很好体现了中华民族内敛深沉的特点。那种一切尽在不言中,只可以为不可言传的情绪,却是可以通过音乐这样的形式,直接传递到中国人的心底深处,触动那根敏感的心弦,形成对音化认可的共鸣。

当然,这样的优秀作品,也顺便表明了,秦放歌和身边那群漂亮女生混一起的时候,并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真真实实做出了成绩。这几首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就是他交出的完美答卷。

秦放歌的民乐作品也不只这几首,不少都是给身边女生们创作的,还有她们乐团大合奏作品,为电视剧三国演义创作的也不少。有幸能听到的,只是少数,但这些音乐作品肯定不会被埋没,迟早都会和大家见面的。毕竟除了创作之外,演出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演奏的时候出问题也会让人产生疑惑。

记者们所了解的情况可能不比粉丝们多,但双方的认知和身份不同,记者们也不能无的放矢,尤其是在头上有领导严格审核新闻的时候,作曲家钢琴家什么的称号都是不能乱用的。而秦放歌能否担当起中华民族音化伟大“复兴”旗手的,也需要时间来考量,但他的表现足够说明他有这样的潜质。(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