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星辉月映(2 / 2)
可是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的就是,当时月球就是刚好拦下了这一颗小行星。让另一颗小行星撞到了地球上。才有了今天地球上人类的繁荣景象。
一切就好象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一样。或许这一切都是上天早就安排好的。一切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如果当时是刚好有一颗小行星撞到地球上,那也就没有后来地球上人类的繁荣昌盛。如果是两颗小行星都撞到月球上,都让月球给挡住的话,那地球上现在还可能是恐龙横行的时代,也就不可能有哺乳动物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有人类文明的诞生了。
从这一次恐龙灭绝事件中,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月球对于我们地球的作用。月球不仅是一颗卫星,也是一颗和地球一起共同孕育生命的星球。’
赵中遥看着飞飞和天天还有曲玉倩就说了关于这一个第谷环形山的事情。全家人听了之后,也觉得是非常的有意思,也感觉是非常的神奇。
不过,飞飞这时,就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个第谷环形山的命名问题。这个环形山就第谷环形山。这个名字好象一般人不太知道。不象是开普勒环形山那样,是一个比较有名的天文学家的名字。而第谷是谁,又怎么会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一座环形山呢!
飞飞想到这里,就看着赵中遥说,‘老爸,这个第谷环形山的故事我已经知道了。只是这个第谷环形山的名字我还是不太熟悉。这个第谷环形山,应该是以第谷来命名的。可就是不知道这个第谷是谁,又为什么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一座环形山呢!这个第谷好象没有多大名气呀!为什么不用一个比较有名的天文学家来命名呢?’
赵中遥听了飞飞的话,就想了一下说道,‘你不知道第谷这个人,并不等于说人家不出名。其实,第谷也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天文学家。’
飞飞听了老爸的话,就不解地说道,‘他出名吗!他怎么会有开普勒出名。怎么不用开普勒的名字来命名这一座有着重要意义的环形山呢?’
赵中遥听了儿子的话,就笑了一下说,‘儿子,看来你对第谷了解的不多。你对第谷和开普勒的关系也了解的不多。要是你了解到第谷和开普勒是什么关系,或许你就不会这样问了。’
飞飞听了老爸的话就不解地说道,‘老爸,这第谷和开普勒是什么关系,你能不能给我讲一讲。’
‘好,那我就再给你讲一些关于这个开普勒和第谷的事情吧!’赵中遥说完,就想了一下,他要回想一下,自己知道的,关于开普勒和第谷的故事。
赵中遥想了一会,就开始讲了起来。飞飞和天天还有曲玉倩都又来到赵中遥身边,静静地围在他身边,听他讲关于第谷·布拉赫与约翰尼斯·开普勒的故事。
‘公元十六世纪初,在丹麦,一个贵族出身的男儿——第谷·布拉赫,从小就向往神秘的天空,立志要成为著名的星占学家。为了能使自己对星星之谜猜得准确,他不辞辛苦,自制仪器,对天体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记录,逐渐进入了科学研究的轨道。
他得到了丹麦皇帝的有力支持。被聘为御用数学家。并可以利用当时最先进的天文台,使他拥有了让人羡慕的工作条件,他本人也受到了如众星捧月般的尊崇。
他所测量的777颗恒星位置,在还没有望远镜的时代,其误差不多于4弧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他发现的一颗超亮度新星,被命名为“第谷新星”。新星的名字来自于它的发现者——第谷。
第谷被公认为近代实测天文学的创立者。
第谷的成功不仅在于观测记录了大量天体运行数据,而且还在于他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天文学家——开普勒,并把天文学研究的接力棒传给了他。
出身于德国贵族家庭的开普勒,从来没有享受到贵族的荣耀和奢侈,相反,他的一生一直与疾病、贫困为伍。同社会压力、家庭不幸进行着顽强的抗争,从一个神学崇拜者转变成为唯物主义的天文学家。
不过,当第谷饮誉欧洲之时,开普勒刚刚崭露头角。他们虽然十分欣赏对方,但由于种种原因,却无缘相见。
1600年2月3日。是天文学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开普勒经过艰难跋涉,终于应邀来到了第谷工作的地方——布拉格。
第谷的特点是目光锐利。身体健壮,生活奢侈、脾气暴躁,一副权威相。他善于精确观察,但缺少想象力,不相信哥白尼学说。
开普勒眼睛近视。身体虚弱,待人和蔼,但他意志坚强,富有想象力。特别是他的数学分析能力在当时无人能比,他相信哥白尼学说的合理性。
然而共同的事业和目标竟使这两个性格截然相反、能力各有所长的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第谷赏识开普勒的聪明智慧,开普勒敬重第谷的勤奋和声望。他们俩一见如故,成了一对好朋友。
当这两颗遨游在天宇里的“新星”相遇的时候,近代天文学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根据第谷所获得的大量资料,开普勒经过分析推理。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开普勒也由此被誉为“天空立法者”。
如果没有第谷数十年如一日地积累资料,开普勒难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如果没有开普勒的分析推理,第谷的观测资料不知还会沉睡多少年。他们二人的合作真可谓是星辉月映,珠联璧合。
只可惜他们相处的日子十分短暂。还不到一年,第谷就告别了人间。但是他们的友谊是长存的。开普勒时刻不忘第谷的临终嘱托,历尽磨难完成了第谷未竟的事业,以告慰第谷的在天之灵。
而今,第谷与开普勒的故事已经成为人们有口皆碑的一段佳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