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农业技术的革新(1 / 2)

加入书签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民间有一句流传的甚广的民谚,叫做无农不稳,无粮则乱。≮あ书⇄阅⇉屋➶www.sHuYueWu.Com≯粮食问题是所有问题中最关键也最基础的问题,粮食问题没有解决好,其他的事情都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民国的粮食产量和现代比起来,那就是天壤之别,根据后世的研究,1935年甘肃的几种主要粮食作物平均亩产量是:糜子250斤,高粱300斤,粟213斤,豌豆275斤,水稻125斤,小麦300斤。而山西朔州在1936年的调查显示,高梁亩产为65公斤,右玉莜麦亩产量为48公斤;马铃薯为朔州重要的粮食蔬菜作物,亩产为82公斤。

这些差别主要在粮种、水源、畜力等多方面,在南方,湖南怀化在民国29年的水稻亩产为149公斤。上海嘉定在1949年中稻为190公斤,晚稻为201公斤。

而在后世,袁隆平先生的超级杂交水稻已经大面积亩产达到了900公斤。

所以说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成果有一半的功劳要给以袁隆平为首的农业学者,要不是这些学者研究出这些高产的粮食,我们哪里可以做到大量的人口离开农村变成农民工,哪里可以使得中国以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一的人口。

更加重要的是,民国的人都没有什么油水,因此主要靠主粮来提供能量,一个男人即使是从事极轻劳动一天也要2400大卡的能量,而一斤做熟的米饭只有750大卡,也就是说一个农民男子要3.6斤白米饭一天,当然,这是完全不考虑其他菜和油的情况,但怎么一天也有有两斤的白米饭,折合干燥大米有一斤半左右,如果是从事矿工这样的工作,可能要三斤干燥大米才够用。

姜诚跟着小汪骑着马来到了所谓的玻璃房,看着卫兵守卫的小峡谷。姜诚便知道,这里一定是红党的重要场所之一了。

姜诚拿出证件,这是毛主席在姜诚走后给他办理的,让小汪带给他的。证件上没有名字,只写着203这三个数字,级别却为最高的绝密级,印章上贴着激光防伪标示,倒是让姜诚看着苦笑不得。这让后世的人看到了,恐怕只会感觉是彻彻底底的假货吧,但在此时却是绝对仿照不出第二份的绝密证件。←百度搜索→

进入峡谷,只看到一排排的玻璃房,还有几个砖瓦土房,毛主席正和几个农民打扮和学者打扮的人谈论着什么。

毛主席看到姜诚来了,连忙招手说道“203来了,快来,你是有见识的,你来看看吧。”

姜诚走过去一看。顿时明白这所谓的玻璃房是什么了,只看到玻璃房内绿意盎然,一株一株的绿色小精灵正在舒展自己的身体,享受着阳光。

玻璃房很高大,有四五米高,由于没有合适的铝合金,便用的是钢铁,而且玻璃也不是后世的大块玻璃,而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大概是因为大块玻璃的制造还不顺利吧。

玻璃房内有一条一条的管道。管道不时连接着一些散热片,这些散热片不断的散发出热量,这可是连凤凰山内都没有的待遇。而这些小精灵倒是提前享受到了。

铁管连接的最外面锅炉房,烧煤出来的黑烟缓慢着冒着。这是一个温室育苗大棚。

毛主席介绍道“这几位是我们边区最有经验的老农和从北平以及上海来的农学家,他们看了你的书,一同建造了这个大棚,准备尝试提前育苗,刚好,玻璃厂也开始生产玻璃了。便全部用上了。”

一个胡须微白的学者听到毛主席的话,有兴趣的看着姜诚说道“那些书籍不知道是哪位高人的手笔,里面有很多理念和做法都很新奇而有操作性,我是真的想结识一二啊。尤其是里面使用化学药剂提前给种子消毒的办法,真的是神来之笔,这样我们的庄稼有很多病都可以提前预防了。”

姜诚笑了笑,转移话题的说道“不知道现在有什么成果了么?”

一个老农一听这个,激动的指了指玻璃房里的麦苗说道“这个玻璃屋真的很有用,居然在腊月寒冬时间就让种子发芽了,就是价格太高了,我们老百姓恐怕用不起啊。”

那个学者也点点头说道“我们也觉得价格太高,但是效果的确很好,另外我们还研究实验了种子杀菌处理的办法,这些苗都是经过处理的,另外,我们也研究出来了营养土、窝盘和点种的技术,另外我们正在研究播种机,这样就可以节省人工了。”

毛主席点点头看向姜诚问道“你有什么看法么?”

姜诚想了想说道“大棚育种是常见的提升产量的办法,一般这样提前育种再移栽后的粮食可以最少提高产量在两成以上,对于一些玉米等特殊农作物,甚至可以提高一半产量。当然,增加产量还有很多其他办法,例如使用化肥,使用良种,改进耕种技术等等。”

那个学长抬了抬眼镜,点头赞同的说道“我们现在已经把耕种的新方法,好方法收集整理成册,下发到了各个乡镇,不过老百姓大都并不信任我们的办法,毕竟我们的宣传员,大都是一些学生,并没有多少种田的经验,老百姓还是更加信任自己几千年来的方法。主席,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解决。要不然我们很难应对明年的困难。”

姜诚好奇的问道“主席?我们遇到了什么困难么?”

毛主席点点头说道“是粮食,粮食的问题我们在去年年中就提出来了,也提过外购解决了不少,但是问题现在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的多,203,林伯渠同志在前几天给我了一份报告,在开战的这半年来,从全国各地来到我们边区的人源源不断啊,我们现在的脱农人口已经超过了20万人,并且还在不断增加,这些人有我们收集邀请的工人学生和学者,也有被我们吸引来的青年,也有我们自己的干部和军队。另外也有不少的逃难来的难民,这些难民我们要安排他们田地,但是他们要种出粮食要一年,我们边区的粮食本来就紧张。现在一下来了这么多人,要是不想办法解决,我们明年就要饿肚子了。当然了,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毕竟我们还有海外的援助么。”说着毛主席看了看姜诚。的确,姜诚的空间极限状态一次可以运进两千吨的粮食,要是压缩饼干这样的高热量食物的话,省着点足够万人吃一年的了,姜诚的空间还在不断的成长,想顾及根据地的粮食是可以做到的。

姜诚疑惑的问道“那么什么是关键呢?”

毛主席指了指东方说道“根据地发来了电报,我们的抗日根据地遇到麻烦了,虽然现在还是小麻烦,但不解决,迟早会变成大麻烦的。”

毛主席说着拿出一根烟点起来说道“沦陷区的老百姓苦啊。自从战争开始后,老百姓都不能安心的生产了,粮食的产量在不断的下降,鬼子又来抢粮,我们的阎长官呢,早就提前摊派了不少的抗日特别粮款,根据地又大多是贫瘠的山地。我们的部队在根据地是根本收不到什么粮食,只能收工商税和用钱买粮食。但也很困难。”

姜诚想了想说道“主席是准备把粮食产量提高,来使得我们核心根据地可以提供给我们的部队足够的粮食。”

毛主席点点头说道“游击区里我们的粮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成为我们和鬼子,和白军的争夺焦点。要知道,日军一旦开始注意到我们,必然会不断的大扫荡,到时候。我们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就真的危险了。我预测今年鬼子还不会有什么大的动作,但是明年,鬼子一定会大扫荡,我们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

姜诚这才明白为什么毛主席如此看重粮食的生产,由于有了姜诚,延安的粮食并不是真的很缺。大生产运动的提前展开也大大缓解了延安的粮食问题,但是在抗日根据地,粮食的问题因为八路军比历史上更大更快的扩军反而渐渐成为了大问题。

而毛主席的想法,便是增加根据地农业产量,这样即可以增加老百姓对红党政权的好感和支持,又可以就地征粮以便扩军。

在真实的历史上,抗日根据地粮食的困难一直存在,甚至出现了彭老总等人开会,因为实在太饿,只能所有人都躺着说话,这还是军队首长,底层的战士更加困难,活活饿死的军需官和炊事班班长不少一个两个,根据地的困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