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章 钢铁丛林(1 / 2)

加入书签

160章钢铁丛林

(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这一次“除奸”行动,因为手段比较惨烈,武爱华并未向外界公布。但是,戴笠的军统却像狗鼻子一样,率先嗅到冀东特异的味道,将情报上报了果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看到一串串死亡的名字和数字,蒋介石心头冒出了一股寒气,“这武爱华,为达目的,竟然不择手段!真是亡命之徒!”

如果说,过去的蒋介石特别忌惮“暗杀之王”王亚樵,那么从今天开始,武爱华的恐怖已经上升到第一位了。

武爱华比王亚樵恐怖,是因为王亚樵虽然亡命,但他多是一个人或很少的几个人;而武爱华不同,他是一个团体,一支军队,拥有着一支战力比国军还要强横得多的军队!

或许,真正让蒋介石感觉到忌惮的,并不是武爱华拥有一支军队,而是武爱华的红色背景。

与军统的鼻子一样嗅觉灵敏的,则是北平的记者了。第二日早晨,北平的报童就开始在大街小巷叫唤:

“看报,看报,殷汝耕全家身亡,日军七大佐殉葬!”

“看报,看报,冀东伪政府高官尽皆被除,恍若给日军一记响亮耳光!”

“看报,看报,冀东殷汝耕警示后人:有权有势莫做汉奸,要想长命远离伪军!”

“看报,看报,是谁一夜灭掉殷汝耕,北平市民皆称天杀的……”

……#……

武爱华期待日军对佛子庄一带发动大规模攻击,并不是武爱华脑袋发热,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战争,总有它特殊的规模可寻。此时,日本既然确定了侵吞中国的国策,其策略一定是战略进攻,然而日军又打着整肃华北治安的恍子,所以日军这进攻的矛头指向国防军,基本已成定局。

如果说过去也许还存在着一些变数,那么,冀东伪政府的高官及其日军数十位联队长、大队长的被杀,近万人日伪军的被歼,则迅速让国防军变成了日军要第一剪除的目标!否则,不要说舆论的看法,就是寺内寿一大将也无法向大本营自言其说。

武爱华期待日军的攻击,同样是敌我力量对比之后的战略决定。因为就一般战争的规律而言,进攻方的损失一般都要大于防御方。从古至今,战争的防守方可凭借的条件都要多于进攻方,譬如据城而守,譬如天时、地利、人和,譬如以逸待劳。

武爱华到达北平之后的第二天,就做出了建立“基地”的决定,就是基于日军可能大肆进攻的估计。

武爱华决定建立“基地”,现在的名字叫“北太行根据地”,就是要作为一根钉子,紧紧地钉在日军的身边,让其不能放开手脚南下,让其如梗在喉。

既然想要引诱日军来攻,目的自然是歼敌。既然想要歼敌,其“基地”显然就不能用常规的眼光看待。

事实确实如此。

武爱华到达佛子庄之后,利用各种关系大肆抛洒美元、日元、英镑、法币,不但让各路商人闻香下马,也让阎锡山这个狡猾的狐狸嗅出了一股特别的味道。

所以,当国防军的代表到达太原,向阎锡山提出高价采购粮食、煤、水泥、钢铁等四大件时,阎锡山几乎是欣喜若狂。

山西地下到处都是煤,只要有人买,就不愁没有煤卖;山西也不缺粮,属于北方的产粮大省,晋中、晋南到处都是粮仓,山西也不缺铁矿资源,虽然钢铁产量并不大,但只要有现金在手,新建两个钢铁厂,一到两年就可满足武爱华这个愣头青的需要。

至于水泥,更没什么特别的技术含量,阎锡山的山西省政府,就有两家大型的水泥厂,一接到武爱华的订单,立即就可以加班加点地组织生产。

当然,涉及到广灵和灵丘两县的“主权”,阎锡山并没有那么好说话。阎老西说,要说国防军需要一些粮食,山西可以无偿提供100吨,但这地方嘛,实在不好拱手相让,因为中央没文件嘛。

“如果我们离开冀北,你觉得日军会不会进攻山西?”

“如果我们国防军强行占领上述两个地方,就像我们挥兵占领福建和江西两地一样,阎主席会不会出兵抵抗?”

“如果阎主席想出兵抵抗,你觉得你的胜算有多大?”

“假如我们武司令看上山西这块地方,你觉得你能守得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