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1 / 2)

加入书签

想要在苏联的功夫热潮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仅仅是靠出书并不够,凡是想成大事者,脚踏实地、仰望天空,缺一不可。让顾峘执笔写第一本书,只是岳藏舟看重了顾峘在这方面的功底,既有着传承的功夫,也有着相当高的文学素养。而最重要的是,拉上了顾峘身后的人脉资源,形成一个链条式的产业结构,才有可能让他们立于不败之地。

“我先前在信中已经提起过了,出书与功夫团的组建要同时进行。虽然现在苏联的报刊杂志很青睐关于华国功夫的报道,有这样的内容总能脱销,我们联系了出版商说了要出一本这方面的书籍,又有了伊凡教授的牵线之后,想要顺利出书不是问题,只是光有这样的动作是不够的。”

岳藏舟经历过从无孔不入的自媒体时代,对于营销模式有自己的认识,现在当然不会有微博推广的方式,但全方面入侵人们的感官却是做的到的。

唐纳德看到录像带的生意火爆,羡慕影视行业不是没有道理的,那个圈子最能圈钱,还是在你拍什么对方都会看的情况下,谁不想捞上一笔。如果进行对比,很难说同样的一个内容,是愿意买书看的人多,还是愿意去电影院或录像厅看的人多,这可能会牵扯到年龄层次、受教育程度、天气情况、时间分配等等因素。可有一点必须承认,如果同时出书又做电影,那么就成了一个商品链条,看着岛国动漫的发展就可见一斑,从漫画到动画化到游戏到动漫周边,把能圈的钱都给捞了一边。

然而,如同岳藏舟所说他们现在没有实力进军影视行业,想要达成这样的一个链条要怎么办?

变则通,不变则壅。岳藏舟没有对唐纳德挑明的是他之所以选择功夫文化的传播这条线路,最重要的就是因为这里有一种方式能够弥补他们现在没有实力影视化的空白。

“我们组建一支功夫队伍,拉到苏联去给那些老毛子开开眼界,这比起电影的影响力会有过之而无不及。电影里头的功夫设计毕竟有些虚构,也会让人觉得不够真实,但是现实中的功夫演练就能弥补了这个缺点。那都是眼前实打实的招式,更能够取信于人。不过顾哥你选的人就一定要有真本事才好。”

“我记得以前就与你说过,很多功夫要从小练起,你若是去少林寺问问,也多半是一样的答案。我哪里给你找那么多的高手。何况很多的高人都不会轻易出手,李白那句话说的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顾峘可不认为那些好不容易从十年的风波中活下来的老人们愿意做出头鸟,很多人都学会了大隐于市。

岳藏舟在顾峘的背后怪叫了一声,“哎呦!我的顾哥,你能不能不要这么实心眼,我说的真本事,不要你弄一个真能胸口碎大石的硬汉子去给那些苏联人看,说白了有真的飞檐走壁的高人,我也藏着掖着,不能叫外国人把华国的看家本领学去了。

我是说你从剧组中找找,那些武行的师傅们都是有底子的人,在剧组中久了,也知道怎么耍把式才能让人看的过瘾,当然了这里面也不都是演,而是更好地把真实表现出来。我的意思你明白吧?我们是用这样的功夫巡演代替了电影,让他们近距离的接触华国功夫,然后配上了我们出的书,这里面再有一些理论的解释,不就是书面领悟派与视觉体验派两者结合了。”

顾峘顶着寒风,却感到了一阵热意,都是被岳藏舟撺掇出来的,听着岳藏舟的意思还有未尽之意,难道还有后招?“我怎么觉得按照你的意思还有后来?”

岳藏舟微微笑了一下,想起来顾峘背后没有长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神色,就伸出右手戳了一下顾峘的背,“顾哥果然明锐,马上能领会我的深意。不过这后来的事情,还在商榷中,先把前面两步走完再说。”

顾峘也不在意岳藏舟的卖关子,反正都是早晚能知道的事情,他耐心好得很。这段路有些漫长,但冬天的风大,两人也没有兴趣吃风,没再多聊什么,而是加快速度赶回家吃一顿热腾腾的火锅。“回家再说吧,不过这些年,你是第一个去我家作客的人,招待不周,不要介意啊。”

“哪能呢,有地方歇脚就不错。”这次岳藏舟直接去顾峘那里落脚,他借住苏教授的房子这几个月都没有打扫,也不多费精力了。何况顾峘家相对离着火车站近一些,是在后海之后的一处的小四合院里面,是个一进的宅子,这个地方只有他一个人住。不要以为都是辫子戏里面的感觉,里面应该是有树有花,说不定还能看到雕梁画栋,好像有这样一个宅子能在京城就身价倍增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