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交涉(1 / 2)

加入书签

既然双方在对元首的态度上达成了共识,韦伯中士觉得这是个良好的开端,同时他也对面前的日本少尉产生了些许好感,或许日本人并不全是无法理喻的蠢蛋。

“铃...木少尉,请问你带来了什么消息。”韦伯是个直爽的男人,在刚才的战斗中他亲手杀掉了五个日本士兵,自己的部下里也有两人在作战中阵亡,他可不会虚情假意的和敌人客套寒暄。

“非常遗憾在这种情况下与你相识,韦伯中士。你们是我所见过的最优秀的战士,我是否可以冒昧的问一下,你们究竟有多少兵力吗?请原谅我的好奇,如果不方便的话,你可以不回答这个问题。”铃木先是恭维了对方几句,顺便打探一下军情,这样即便谈判失败,他回去后也能有个交代。

“没关系,这也不算是什么机密,该怎么说呢?我是这里的最高指挥官。”韦伯已经看出对方是想要与自己停战,而且本方的后续援兵也即将到来,此刻即便是暴露了己方的实力,日本人也不太可能再卷土重来。

“是这样吗?只有半个小队的兵力吗?果然是德国元首的亲卫队啊(日本人把希特勒称为德国总统,在本书里依旧称为元首。)。”铃木不禁暗暗感慨到。

因为从对方的火力数量上看,应该远超过一个步兵班,指挥官的军衔只是中士,所以铃木想当然的判断对方是半个步兵排。

日本人一直认为党卫队是希特勒的私人卫队,就像天皇麾下“御亲兵”一般的存在。不得不说日本人一开始的定位还是准确的,党卫队初创时期确实是以元首私人卫队的名义组建起来的,用来对抗已经有自立门户倾向的德国冲锋队。

当血腥的长刀之夜之后,冲锋队元气大伤,党卫队迅速顶替下了对方的位置,并在希特勒的支持下急速扩张成了一个庞然大物,目前这个组织早就已经褪去了原本的卫队外衣,成为了纳粹党的一种统治工具,再把它单纯的视为元首的亲卫队,显然是有些落伍。

“独国和大日本帝国一直是友好国家,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们会为了英米人的公共租界,向自己的朋友开枪。”铃木开始打起友情牌,实际上他也确实想不明白,党卫队为什么会守卫在这里,并且还主动向日本军队发起攻击。

是德国人这边先开的火,这是不容辩驳的事实,否则第二大队也不会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两辆卡车上的四十多名官兵,完全是在莫名其妙中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我们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少尉。这里必须要说明一点,是你们的士兵先向护卫饭店的租界巡捕开的火,为了保护居住在华懋饭店里的特使团和外交官员,我们只能被迫进行反击。”韦伯觉得有些事实必须要交代清楚,不管你信不信,是日本人先动的手。

“德国特使团住在这里?”铃木惊讶的指着边上的大楼。

“是的,还有各国的外交领事和参加欢迎会的贵宾。”韦伯有些鄙夷的望着对方,你这表演得略微有些浮夸啊。

“竟然是这样....我们...我们...”铃木这时候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此刻他恨不得把厚东直男碎尸万段,脑子里只想赶快回去向本田少佐报告这个情况,第二大队闯下了一个滔天大祸,搞不好六百多号人全都要玩完。

德国人的理由完全说得过去啊,换做有人开枪打翻了兵营门口的岗哨,他当然也会毫不犹豫的进行还击。也不知道当时究竟是哪个手欠的马鹿,生生的搞出了这样一个乌龙,但现在就算铃木再如何懊悔,却也已经于事无补。

“我们并不知晓特使团居住此地,这次事件完全就是一个误会,我只是一名军使,没有权利评判什么,但是作为我个人,为这次冲突向贵方表示道歉,摩西阿盖过座椅吗三(非常抱歉)。”铃木说完就是一个七十五度的鞠躬。

“我知道光凭一句道歉,无法抹去我们犯下的错误,在此我请求贵方能够同意,我们双方立即停止作战。既然是一场可悲的误会引起的,那么继续为这种战斗流血,实在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同时我们请求贵方允许,让我们的士兵收敛战死将士遗体。”铃木诚恳的请求道。

“我不明白你说的误会是什么,不过我同意双方立即停火,你们也可以前来收敛死者的遗体,但是必须是空手,不允许携带武器。”韦伯此时心里已经有了数,他慷慨的同意了对方的请求。

“我知道这里面的规矩,真是非常感谢,我立即去回复我们的指挥官,再见了,韦伯中士,很高兴能够认识你,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希望能和你成为朋友。”铃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心情却变得更加沉重。

“对了少尉,我听英国领事说起,你们是擅自越境,并没有得到上级的命令。我还听说你们的长官正在赶往此地,虽然我们还不是朋友,但我真的想要说一句“祝你好运”,少尉先生。”。韦伯叫住了正准备转身离去的铃木,送出了他的“祝福”。

“谢谢你告诉我这个消息,韦伯中士,我现在确实需要好运气。”铃木露出了一个苦涩的笑容,微微对韦伯欠身表示感谢。

“这家伙还不错。”看着对方步履蹒跚的背影,韦伯微微摇了摇头。

“纳尼?元首亲卫队!”听到铃木的报告,第二大队的军官们不由得惊呼道。

“死国矣,怪不得战力如此强悍,竟然是独国的元首亲卫队。”

“问题不只是在这上面吧,他们真的只有半个小队?实在让人无法置信。”

“看对方的火力,应该还隐藏了部分兵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