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女儿控(1 / 2)

加入书签

在满朝文武,乃至皇帝面前,杜荷说了九成把握,这亦意味着他有十足的信心。

之所以说九成,这是官场的定律。

世上没有十成十的事情,万事万物,无法完全预料,说九成只是在给自己留有一点后退的余地,防止意外发生。比如说百年一遇的旱灾,或者蝗灾等等一些基本上不会发生,但却可能发生的意外。

李世民也知这条定律,扫视了满朝文武一眼道:“朕觉得杜爱卿为人处事,谨慎有序,这番薯虽不为大众知晓,但大有可为,诸位以为如何?”

魏征站出来道:“臣也觉得可行,杜左司郎中得到番薯之后,并没有冒然敬献,而是先做了实验依据。可见他对于此事有一定的把握,我们不知详情,不好多言,但臣认为杜左司郎中可信。”

魏征都站出来说话,尚书省的那些同僚自然也不例外。

李世民将目光望向大司农叶宗演。

叶宗演掌管农业一块,此事是否决定,他的意见最为重要。

叶宗演迫不及待得道:“既然杜左司郎中将番薯说的如此神奇,那还等什么?秧苗在哪,如何耕种,我们等得了,春耕的时节却等不了。”他竟比李世民、杜荷更要急上三分。

在这一刻杜荷也充分的体会到了一个人威信、名望的重要。

在年前,他曾提议在江南广泛的种植两季水稻,用来扩充大唐的仓廪,来缓解因连年战祸而导致的存粮不足的问题。结果一个接着一个的反对,让杜荷的计划,彻底告吹,最后不得不在苏州选择一块地方先行实验,取得成效之后,方才推广开来。

这便是威信、名望的不足。

一年前,杜荷加入尚书省不久,刚刚进入文官的圈子,在这个圈子里毫无威信、名望可言,反而因为身兼军职,文武殊途,引起了部分文臣的排斥,有些寸步难行。

他的提议自然也备受怀疑,假若提出两季水稻的人是魏征、是房玄龄、杜如晦这几人,相信在当时两季水稻就能在整个江南展开。因为他们有这个威信,话一出口,哪怕是胡言乱语都会让大众信服,当时的杜荷完全不具备这一点,故而只能尝试着执行。

如今就不一样了,杜荷在这一年的表现,足以让任何有眼睛的人刮目相看,为他取得了十足的威信、名望。

此次他依然说出了满朝文武都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可依旧有诸多人选择相信,其中甚至包括魏征这位宰相。

李世民了却了一桩心事,以番薯战胜了老天爷的刁难,心情格外的喜悦,笑谈中将所有的政务都解决了。

早朝结束,杜荷受到了李世民的私自传召。

李世民在甘露殿上首连着书法,见杜荷到来,漫不经心的问道:“长乐最近怎么样?”

杜荷还以为李世民找自己有什么要事,但听他询问长乐的情况,暗自好笑,明白李世民这个女儿控想女儿了。他忙搭上笑脸道:“非常好,曰子过的棒极了,就是念叨岳父大人,说过些时候进宫来探望你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