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大非川之战(一)(1 / 2)
闻听裴行俭此语,贺兰敏之顿时没了脾气。
他知道裴行俭自有他的安排,他也猜到裴行俭不会把他当个宝贝一样供着,只不过刚才当着这么多将领的面,裴行俭没给他布置任务,脸上有点挂不住。
作为行军总管级的人物,在征战时候,基本上是独挡一面,自领一军征战的,像他和裴行俭这样大总管和副大总管挤在一块的情景不大多见。贺兰敏之清楚这次征战他肯定会在裴行俭的亲自指导下进行,他算是初次征战,包括裴行俭在内的每个人都担心他不能胜任,没能力指挥一军作战,毕竟战场上的事不是儿戏,一个方向兵马的失败很可能导致全局的溃败,裴行俭这样安排是情有可原,但他潜意识里总希望自己也能独挡一面,率一部人马自己折腾去,做出点让人惊异的事来。
裴行俭知道贺兰敏之心里的想法,再笑着道:“敏之,某想着只要你实战过一次,就可以自领一军,去执行任务了,某也相信你能给所有人以惊喜的,呵呵,好了,别再抱怨什么,将你留下来,还有一些事要细细商量一下的!”
贺兰敏之也笑笑,点点头后说道:“不知守约兄还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吩咐?”
“敏之,自我大唐立国以后,对外征战从未有过败绩,大唐军队是不败的神话,某希望在我们手上,这个神话能再保持,”裴行俭说着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变得严肃了,“敏之,此战我们只能胜利,不能失败,要是失败了,我们的前程就完了,即使是你皇后娘娘的亲外甥,也难免不被责……要是失败了,那青海之地再也没可能夺回来!所以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裴行俭两次强调只能胜利不能失败让贺兰敏之有点沉重的感觉起来,他也明白裴行俭的担心所在:我方人马与吐蕃人相比处于绝对的劣势,据战前情报,吐蕃人青海一带集结的兵力有近五十万,是我军的三倍还要多,更不要说他们早已经适应了这一带的气候环境,又以逸待劳,青海一带的原吐谷浑住民又大多倾向于支持吐蕃人,吐蕃人可以说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而我军大部从长安一带长途跋涉而来,从表面上分析,此战各方面我军大部处于劣势。
而且吐蕃人丝毫没有大意,即使他们在天时、地势、人和方面占了绝对的优势,此战他们动员了国内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还撤出了全部在西域的人马,回守青海,可以说倾全国之力与我大唐军队作战,或许这一切与大唐军队从未有过败绩有非常大的关系,吐蕃人忌惮,怕遭败绩。
进攻安西的吐蕃人在回撤青海之时,因为天气险恶,损失惨重,但这样依然不能阻止他们回师青海,可见论钦陵对我大唐军队进攻的重视和害怕程度,在全军退守大非川至乌海一线时,论钦陵更是派出了其弟赞婆率十五万人马驻守进入乌海及吐蕃的门户大非川,其目的就是想拒我于大非川以远。赞婆是员猛将,我大唐边军可是吃过他不少亏的,其所领人马大部是精锐,战斗力非常强。
吐蕃人倾全力防守,论钦陵又如此小心,我大军想取胜,肯定没那么容易的。
此战我大唐动用的兵力是十五万八千左右,凉州、鄯州、兰州等边州的总兵力在四万人左右,除鄯州、兰州两州的兵马直接编入裴行俭属下外,其他诸州兵力交由另外将领指挥,裴行俭从长安带出的十万余人再加沿途加入的一万余人,再加鄯州、兰州的一万余人,共计十二万余。李谨行、李孝逸、李多祚、阿史那道真等将领带走了六万五千余人,留给裴行俭亲领的人马只有五万五千余人。要正面攻击大非川,凭这五万五千人再加配合攻击的其余几部人马,总兵力依然是处于劣势的,何况还不知道其他几部人马能不能准时抵达,并展开攻击。
想到这,贺兰敏之心情有点沉重,但马上就释然,笑着道:“守约兄,此战你布置的这么周密,我军中装备了几样利器,吐蕃人定是不能抵挡我军的攻击,你在安西将吐蕃人打得没了脾气,即使论钦陵面对你,也同样有畏惧心里的,我这个当师弟的相信在你指挥下,此战一定能取得胜利,并且是空前的胜利,嘿嘿……你裴大将军的名就能让吐蕃人闻风丧胆的!”
面对贺兰敏之的恭维,裴行俭只是笑笑,“敏之,我也相信此战我们一定能取胜,但我们不能有任何大意的想法,青海不比其他地方,环境险恶,补给困难,我军想取得胜利,只有出奇兵,我们不能和吐蕃人大兵团正面作战,那样即使能取得胜利,付出的代价也会是非常惨重的!”
贺兰敏之完全认同裴行俭的观点,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守约兄,我明白,吐蕃人不善于守城,也不善于攻城,他们驻守之地没有坚固的城堡,这是他们的致命弱点,我军完全可以出奇兵,急袭其大营,趁乱掩杀,几战就可以全歼吐蕃人有生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