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华民主联邦共和国的新时代(2 / 2)

加入书签

通过自己自己大公党雄厚的人脉,他也将更多的青年人才安排到地方任职,好好的锻炼他们,而他也注视着这些年轻人。

中国这么多年为什么能够如此之稳,稳的波澜不惊,关键还就在于胡楚元。

这么多年,他这个舵手为中国培养了太多的人才,行政、军事、经济、科技……各个方面,他都不断的推陈出新,让一批批年轻人涌现在时代的浪潮中。

他就是推手。

无数成功人士背后的推手。

虽然舍不得,可在身边留了这么久,早已培养的非常精纯的梁启超此次也被选为上海市市长,开始了新的历程。

胡家的老二,胡品元没有再捞到好席位,但还是参议员,在国学委员会担任常委主任,聊胜于无,大部分的精力就放在收藏古董上。

玩了这么多年,胡楚元算是有些够了,基本也不怎么玩赏了,只有胡品元找到他,他才会认真的把玩一下,喜欢就留着,不喜欢就继续让胡品元拿回去。

胡维中从在新西伯利亚市干的很不错,为了锻炼他,胡楚元动用了一些办法,将他调往华约担任中国特派观察员。

等他干满五年,如果成绩还是很不错,胡楚元想让他参加上海市长的选举。

中国没有国会议员这个词,参议员就是国会议员,中国也有众议员,众议员是每个市都资格选举一位,众议院和参议院加起来就是国会。

不过,众议院的权利较小,只有国会立法程序中才会参加,国家预算审核程序只在参议院举行。

省议员是各县选举产生,因为是中央集权制度的明煮议会体制,省长在经省议员推选后,必须由国会批准,国会不予通过的话,省议院必须重新选择,如果还是无法通过,则由众议院推选。

这个程序专门用来避免各省选出具有明显读力倾向的省长。

对于中国这样的庞大国家,《国家反分裂法》肯定是最重要的,所以,陆广荃一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推动《反分裂法》通过国会批准。

一点点的,一点点的,时光就这么滑过去。

对胡楚元来说,人生里想要做的事情差不多也都做了。

当然,有一件事,他还没有做。

那就是原子弹。

胡楚元坚信,想要保护自己辛苦建立的这个庞大的中华明煮共和国,最好的手段就是武力,而最强大的武力就是原子弹。

此前,他已经开始小心的积攒着,在震旦大学,他一直都在寻求建立世界上最好的物理学研究中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就乘机邀请了居里夫人抵达震旦大学任教,从事科学研究,在此之前,他更是不惜一切代价和成本,将爱因斯坦、量子力学之父马克斯-普朗克和近代核物理学之父欧内斯特-卢瑟福请到了震旦大学,成立普朗克物理研究院。

凭借马克斯-普朗克、爱因斯坦和卢瑟福的吸引力,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震旦大学几乎吸引了欧洲最好的物理学家,随着德国战败,震旦大学又在原有的化学研究优势上,继续吸收着德国最好的化学专家。

现在,玻尔、卡皮察、赫兹、劳厄、郎之万等一大批国际上最为著名,或者是最有天赋的物理学家都集中在震旦大学。

同样的,中国人中,特别是震旦大学的中国研究人员中也不断诞生出多位具有特殊天赋的物理学家,这里面最受大家关注的就是提出量子场论,并建立了量子场论模型的庞综铭,以及提出了量子不确定姓,并写出《量子论的物理原理》一书的李汝华。

现在就提出搞原子弹……早了点。

胡楚元希望普朗克物理研究院、特斯拉实验室能够继续运转下去,为中国培养足够多的人才,创造更多的技术。

欧内斯特-卢瑟福、马克思-普朗克在震旦大学为中国和世界都培养了大量的物理学家、化学家,而特斯拉实验室则更加奇特,在这里很难诞生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可在这里,几乎每一天都有大量的新技术出现。

世界电力工业现有的几乎超过90%的关键技术都诞生于特斯拉实验室,不仅有高压方面的技术,也有像电冰箱、电磁炉、镍锂电池这样的低压电、微电技术,还有雷达系统、收音机等无线电技术。

甚至连微波炉,特斯拉实验室都有了模型,从特斯拉实验室涌出来的技术大量运用在中美两国,国际通用集团、富国重工旗下的上海英华集团、中国电力投资公司、西门子集团都是凭借这个实验室快速崛起为世界上最为强势的电气工业巨头。

与特斯拉实验室相对应的还有一个马可尼实验室,这是专门应用于通信技术研究的实验室,和美国的贝尔实验室相互辉映。

世界正在发生巨变,而一切变化都源自于科技。

科技改变中国,而中国正在改变世界。

尼古拉-特斯拉的精力依然是旺盛的,做为国际上最有声誉的科技工程学专家,他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科学家,可他早已无视财富,而是不断利用实验室无穷无尽的资源开发出各种各样的技术。

在弹道学、通信领域,他也有很多建树,国内秘密进行的导弹项目就是以他提出的理论在进行,在原子物理学上,他也拥有和电子有关的多个研究成果,他还在搞无线电话的研究,在进行等离子体的理论研究,他甚至提出了运载火箭、卫星的设想,而且构建卫星的设计模型。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他叫天才。

这种人就是天才。

普通人很难理解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