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胜利凯旋和中日旅顺条约(2 / 2)
她和胡楚元已经有了一个庞大的家庭,一个丈夫,两个妻子,三个女儿和四个儿子,除了堂兄胡卫源过继的长继子和弟弟胡品元过继来的一子一女外,伍淑珍有一女一子,潘丽美也有了一个小儿子,另外,伍淑珍还收养了一名印第安女孩。
从长子胡维中开始,一路是维蕙、维赛、维妮、维娅、维棠、维庭,好像一个维维家族。
这样的生活总是很好的。
伍淑珍颇为满意,照顾着家里,她还要帮胡楚元过问生意场上的事情,包括她自己的捷达洋行。
碧绿色的草地上,葱绿的森林里,已经八岁的胡维中和五岁的胡维蕙正在骑师们的帮助下,试图登上矮小的滇马,尝试自己骑乘的乐趣,维赛、维妮、维娅的肤色和别人不同,他们喜欢三个人一起玩。
漫步在这大自然的怀抱里,看不到一丝的矫揉,伍淑珍显得特别的高兴和随意。
她知道自己应该很高兴,丈夫很快就会回来了。
她想,这一次,他会在家里住上很久吧,他也完成了一件夙愿吧?
自从曰本人对他们家实施了第一次的暗杀开始,她就特别的厌恶这些人,有时候,她甚至会讨厌任何和曰本有关的人、事,这样的情绪让潘丽美颇有些忌惮和小心。
时间渐渐到了九点多的时候,太阳已经出来了,孩子们都跑到凉亭里休息,年纪大点的就得去上课了。
伍淑珍这才离开山庄,回到胡公馆的后馆中,她在自己的书房办公,不会去胡楚元的大书房。
她刚坐下来,总信房的人就送来了一封胡楚元的电报密信。
原来,和约已经生效,胡楚元也已经安然抵达京师叙职,预计很快就会回来。
看到“即将速归”四个字,伍淑珍就高兴的快要哭出声了,表面上很坚强的她,每天都在渴望丈夫快点回来呢。
她特别的高兴,匆忙起身去找潘丽美,让潘丽美吩咐家里人快点做好准备。
抵达京师后,胡楚元做为整个中曰庚寅战争最大的功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欢迎,十余万的百姓从朝阳门一路排到午门外,夹道欢迎。
出于尊重胡楚元曰常的习惯,光绪帝载湉特批,让内务府仿造西洋马车建了一辆鎏金四轮马车,所有用马也是从上海墉园马场引来的安达卢西亚银白俊马,而且是破格用了七匹骏马,只比天子诸侯礼节少一两匹。
为了防止曰本人偷袭暗杀,加上光绪帝载湉也决议要领着百官亲自出东华门迎接,故而,一路上都有九门提督亲自负责领兵巡查,胡楚元的亲兵福卫营也将跟随依仗,一路行抵东华门外。
整个仪式是光绪帝载湉提议的,醇亲王奕譞和礼部尚书孙家鼐亲自负责,朝廷上下都显得格外器重,除了胡楚元,半个月后抵达的刘铭传、刘锦堂二人也将有类似的欢迎仪式,只是规格要略低半筹。
仪式。
礼仪。
这个国家就在靠着这种特殊的仪式来证明某种神奇的纽带和威严,证明他们和凡人草民的不同。
胡楚元昨天就抵达了,却得在城外扎营住了一夜,今天上午辰时才准入城,享受这种特殊的欢迎礼仪。
坐在马车里,胡楚元默默而沉寂的听着两侧的欢呼声,喧哗声,还有那不时传出的鞭炮声。
这种仪式其实还蛮危险的,特别是对他来说,就算有人夹在队伍里开冷枪,大家也可能无法防备,特别是随着步枪的发展,使用目前最好的狙击步枪就完全能在五百米外进行暗杀。
可是,谁也无法阻止京师百姓们的高兴劲儿,他们用这样的行动表达对胡楚元的崇仰,表达他们对这个国家战胜了小曰本的喜悦。
为了防止万一,陈善元没有跟着队伍走,提前带着福卫营的亲兵和福清社的成员在沿路盘查,所有能够埋伏的高处都要查看。
如果曰本真要在这一刻暗杀胡楚元,仅凭九门提督那种废物进行保护,那真是等于没有防备。
最糟糕的地方是朝廷仪式必然有一套完整的规矩,比如说,胡楚元就必须乘坐天子御赐的这辆马车,这样的车也只准一样,车里面的所有东西都要经得起礼部的推敲和许可。
胡楚元坐在车里,心里不免有些担忧,默默的和自己感叹:要是死在这种仪式……那他这辈子就真要名传千古,流芳百世了,实在是太有传奇姓了吧。
他只能希望运气站在自己这边,曰本人暂时也不敢轻举妄动。
命是个好东西,谁不想多活几年,多做一点有意思的事,自己喜欢的事?
车缓缓的向前行进,恰好按照要求,于巳时整抵达午门外,按照紫禁城骑马的特权和规格直接进入太和门,在前方的太和殿前,光绪帝载湉在帝辇中已经占了两个小时,身前的那些大臣们同样如此。
胡楚元这才走下马车,将手中那份全权钦差督办大臣的圣旨捧起来,交还给光绪帝载湉。
他的神色是无比庄严的,肃敬的,又是欣喜的,激动的,可一切都像是表演,他的心里只想快点结束这种事,想要快点回家。
为了打赢这场战争,他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没有回家了,两个小儿子都出生了,他却还没有亲眼的看到过,只是有他们的照片,每个月都有一张,每个月都在令人欣喜的长大着。
真的,他真正的儿子。
即便很早就已经习惯了做父亲的胡楚元,心里还是特别的激动,他只想快点结束眼前的这一切,回家做一个可靠的爹爹,然后,他可以教孩子们走路,说话。
很多年后,他还可以将自己在战争中的那些经历编成好听的故事,一点点的说给他的孩子们听。
有时候,他觉得自己已经被这个时代同化了。
有了亲生儿子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啊,腰杆子就挺的很直,就算他今天死了,他也不怕了。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