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胡梅一党(1 / 2)

加入书签

胡楚元暗中支持刘永福五年之久,前后开销多达三百余万两白银,在法国人攻打红河三角洲之前,胡楚元更是集中抢运了价值数百万两白银的军火进入越南,就藏在这个河邺寨中。

他在南宁储备了大量的粮草军火,其中也有不少是要给刘永福的。

这些事,刘永福心里是一本账。

没有胡楚元,他哪里来的今天。

有了胡楚元,别说是今天的三万人马,假以时曰,十万大军也是招之即来,所用的装备更是精良,军饷粮草也不会缺的。

至少有一件事,刘永福是明白的,张灵普以前的赤旗军还不如他呢,那都能在沙捞越自立为国,他的黑旗军为什么就不能在越南自立一地。

他和胡楚元商议了一夜,就是谋划着中法之事,天下之事。

两人已经敲定了主意,一定要保存越北,既不能让清军占领,也不能让法国人占领,留给黑旗军做为据点和根基。

此后不断从广西征募移民,入主越北,陆续占领越北,使其成为反清的大后方。

至于刘永福这个人,胡楚元也基本看清了,此人真的是有眼光有远见的大才,乱世之豪杰,可惜差了那么些火候,不能成就一番真正的霸业。

别的指望有点多余,特别是考虑刘永福的年纪问题,但至少能占住越北。

几天后,果然不出胡楚元所料,淮军大败,从广西、广东抽调的绿营兵、团练,还有几个营的湘军也没有逃过一劫,悉数大败。

1884年4月中旬,不过短短的一个月时间,清政斧驻扎在北宁、太原、兴化的四十多营全部溃败,损伤大半,狼狈的逃入谅山。

清朝廷被迫全面更换执政大臣,将恭亲王奕䜣裁撤,换上礼亲王世铎担任军机领班大臣,换肃亲王隆勤执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继续委派李鸿章和法国人谈判。

此时此刻,嘴上喊的很凶的清朝廷已经根本无心再战,只想求和。

可在朝廷内部,各地的封疆大吏还是继续要求作战,法国人提出的条件又过于苛刻,清朝廷只能调用主动请战的梅启照前往南宁出任两广总督。

湘军请战,左宗棠请战,刘锦堂请战,王德榜请战……。

关键时刻还得继续请左宗棠出马,可李鸿章提出一个条件,要是朝廷还指望他来谈判,就不能让左宗棠去两广,淮军也不能大规模的调过去,否则……只会给和谈添乱,引来更大的麻烦。

眼下不能召唤屡试不爽的江南通商大臣,慈禧只能委任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全权辖管东南军务,坐镇福州。梅启照前往南宁后,浙江抚标随之而去,刘锦堂反而被塞到了浙江,出任浙江巡抚,督战江浙。

慈禧也不可能完全相信李鸿章,万一谈出一个根本无法接受的协议,那岂不是误了全国的大事,任由李鸿章和法国人宰割?

她还是派湘军南下,但不是左宗棠帐下最能打的刘锦堂,而是资历最老的王德榜,让王德榜出任广西提督,带着六个湘军营南下,加上本地就有的三个营,九个营镇守南宁,同时还可从湖南紧急征调。

清军的营,可大可小,平时几百人即可,有时则是千余人,战时一扩充,那都是几千人,甚至是上万人。

胡楚元此时已经在河邺扎了根,各地的电报通过颜士璋,一条条的加密之后转达到河邺。

通过电报网络,他虽然没有露面,却能和左宗棠、梅启照联系上,忽然又和这位召唤不到的江南通商大臣联系上了,左宗棠和梅启照也是万分惊喜。

有些事,左宗棠不知道,梅启照却知道。

梅启照的信心是很充分的,因为他知道,胡楚元在南宁、广州和香港给他留了价值三千万两白银的粮草军火,绝对是够用了。

在梅启照往南宁赶路的时候,胡楚元同样也在去南宁。

他的路要难走很多,都是深山老林,没有刘永福派当地兵一路护送,他都能迷路了。

胡楚元抵达太平府江州县,事先用电报相互联系,梅启照也早早将江州县设为临时的总督衙门驻地,领着紧急扩充出来的五个营的赣军驻扎在这里。

在江州县的江南街,胡楚元化名郑少源,住在广信源票号位于当地的铺子里。他住在钱庄的后院里,一声不吭,叶同光早早就到了,暗中接手这里的广信源票号。

早在去年,广信源票号就在这里秘密积存了四千万的大清银圆,机械设备都在南宁准备好,随时开印新的纸铢,用于支付战争中的开销。

什么是真正的生意人,胡楚元就是真正的生意人。

他不是简单的运些军火进来,打仗了,损耗最多的不是军火炮弹,而是银子。

他刚在江南街的广信源钱庄后院里住下来,这天晚上,从叶同光那里收到消息的梅启照就带着长子梅谦秘密过来拜访。

梅启照父子的轿子直接进了侧门,停在院子里,梅谦先行一步下来,穿着三品武官的服饰,已经是一名参将,暂领着一个营的兵力。

钮玉庚、陈善元和他们都打过交道,一见面就能认识,两人就在院子里守着,一见到两人就将他们请入后院花厅。

听到声响,胡楚元也起身迎接,可他没有出花厅,免得闲人发现他的踪影。

等陈善元将门打开,身穿着二品官服的梅启照一抬头就看到了胡楚元,大为惊喜,当即就道:“楚元啊,你可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总算是给我碰到啦。”

梅谦却抱拳道:“胡贤弟,咱们总算是再相逢了,能几次三番逃过一劫,兄弟的福分真不简单。俗语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也算是可喜可贺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