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佛朗哥(1 / 2)

加入书签

每一个国家在历史上都有过自己的辉煌时刻,西班牙也不例外。

1492年是这个辉煌时刻的开始,在这一年,“天主教双王”领导下的西班牙王国占领了格林纳达,彻底完成了“光复运动”。也是在这一年,热那亚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女王支持下,率领着他仅有三只船的舰队,向大西洋彼岸进发。

正是在这两个事件的基础之上,一个前所未有的西班牙帝国,囊括了伊比利亚半岛、几乎整个美洲大陆、菲律宾、尼德兰、米兰、西西里、撒丁岛等地的“日不落帝国”诞生了。那是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强国,第一大国,第一帝国。

然而,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当腓力二世的“无敌舰队”在英国海军和暴风雨的双重袭击之下损失殆尽时,这个帝国的太阳也开始落下了。1648年,尼德兰**;1714年,割让弗兰德尔、米兰、撒丁、甚至直布罗陀;19世纪初,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将帝国赶出了美洲大陆;1899年,当美国人将西班牙王国的版图几乎完全赶到伊比利亚半岛的时候,这个昔日的庞然大物已经彻底地沦落为了欧洲二流国家。历史铸造了一个国家的国民xing。辉煌和没落铸就了这么一代西班牙人:他们的体内仍然流淌着罗马人、哥特人、基督徒和摩尔人祖先的血液,但他们需要近代文明的滋润;他们渴望这个祖国兴旺,然而却并不带着信心。分裂的原动力深藏在西班牙的深处:在经济上,在政治上,在社会上。安东尼奥=马查多痛心地称之为“两个西班牙”。工农业的差别不仅展现西班牙的经济之落后,同时也显现出西班牙在走向现代化革命中所面临的基本形势。当工业革命的旋风席卷整个欧洲大陆的时候,西班牙却姗姗来迟。到20世纪,这个南欧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农业占据着46%的比例。现代工业仅仅集中在北部的“外围”地区——加泰罗尼亚的纺织工厂,以及巴斯克的钢铁和造船工业。即使是农业…其水平之低也是令人吃惊的。在西班牙南部的大片地区,土地属于在外地主,由无地佃农耕种;在中部和西部,大批穷途末路的小农被土地贫瘠、债务沉重、土地分散这些问题压迫得喘不过气来。这些情况带来了严重的贫富分化。据一份阿维拉省的统计资料…在13530名土地纳税人中,11452人的日收入在1塞尔塔以下。这些纳税人中大部分都是土地所有者,从而可以想象那些没有土地的农民的经济状况究竟如何了。在城市中,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实际上也差不离。这种经济状况也昭示了一点,那就是西班牙的社会结构仍然处在保守状态之中。虽然在1875年之后便实行号称“开明君主制”的宪政,但国王、贵族、地主、教会、军官和大商人仍然构成西班牙的统治阶级,是保守政治最为坚定和稳固的支持队伍。自由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则是共和力量的中坚。当1899年西班牙舰队在马尼拉湾灰飞烟灭之后…正是这些人首先发起了对已经颓废的国家进行“重建”的运动。

1898年到1928年这30年,西班牙面临着复杂而难以控制的局面:受过教育的城市人要求实行宪政改革、甚至共和政体;加泰罗尼亚和巴斯克出现了民族主义运动;在西属摩洛哥,西班牙和它的军队卷入了最后一次殖民战争;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力量开始有计划地组织民众,试图颠覆政府。在1917年夏天的西班牙大危机中,只是由于反对派中知识分子和左翼分子的分裂,国王阿方索十三世才免遭沙皇尼古拉二世同样的命运。

终于,西班牙内战无可避免的爆发了!

佛朗哥成为西班牙叛乱的首领之后,西班牙的战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1936年7月上旬…西班牙“外籍军团”和“摩尔人军团”在西属摩洛哥的克塔姆举行军事演习,“西班牙军事联盟”的亲右翼军官们集会反对共和国,并推举流亡在葡萄牙的圣胡尔霍将军为领导人。联盟向西班牙国内所有省份和摩洛哥发布了宣言:所有参加运动的军官将得到晋升和终身养老金…并号召清洗军队中“不可靠”的官兵。

17日下午,驻摩洛哥根塔和梅利亚的外籍军团公开在西属摩洛哥各城市发动了叛乱,叛军总数约3.5万人。叛乱部队将总指挥戈麦斯将军囚禁了起来,并处决了东路军司令曼努埃尔=莫斯拉利斯将军!

就在这一天,加那利群岛军事总督佛朗哥将军也策动自己的部队开始了叛乱。他发出了这样的号召:搴鞑`已经决定恢复西班牙的秩序一.佛朗哥将军已经就位,领导这一运动。他求助于所有愿意为西班牙复兴而努力的西班牙人的情操。”

佛朗哥随即飞抵摩洛哥的得土安,指挥叛乱部队。

由于佛朗哥在最精锐的西班牙非洲军中深孚众望,因此驻扎在摩洛哥其他的军队也参与了叛乱。叛乱部队势如破竹,先后占领了梅利利亚和休达,并控制了西属摩洛哥全境。19日早晨…由一艘巡洋舰护送,叛军运兵船队横渡直布罗陀海峡,碇泊于阿尔黑西拉斯要塞前,经过一阵乱炮轰击,要塞投降了。叛军的摩尔人士兵随即登陆占领该城。

八个世纪前,他们的祖先也是在这里最先登上西班牙土地的。

对于佛朗哥将军那支反对共和国政府的部队…在各种书中的称呼各有不同:国民军、起义者、法西斯叛军等等。

当槟,“国民军”这个称谓是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国家承认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