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节:第150章:闹市侠客行(2)(1 / 2)

加入书签

跟这些个文人士子说话,必须得咬文嚼字,不然定会被其鄙视。谷-粒-网-首-发www>

张昭听着刘璋所说,面上笑意果然越来越浓。待到刘璋说完,这才深深一揖,拜服道:“明公远见卓识,昭深服之。即蒙不远千里来召,不以昭浅薄,此情深重,愿为明公驱策。”说罢,拜服在地。

刘璋大喜,连忙扶起,二人重新以主从之礼见过。刘璋又说起欲要一并去求其兄张纮。

张昭听了,苦笑摇摇头,叹息道:“主公看重我家兄长,本是恩典。只是,我那兄长至情至孝,老母尚在,只怕多半不肯答应。”

刘璋微微一愣,皱眉道:“若是子布去说,难道也是不成?若肯屈就,令堂自可一起搬往青州,早晚侍候,岂不是好?”[

张昭微微蹙眉,为难的道:“家母年岁已高,恐难千里跋涉。自昔日我张氏举族迁来扬州,几乎再未出过门。若此番因我等出仕而累的家母跋涉,一旦……这……”

说到这儿,不由顿住。刘璋大感无奈,这个时代,有父母在不远行一说。而且,除非特殊情况,做为子女,也必然要留一个在其身边侍候,或兄或弟,不能让老人身边没人。

张昭说出这个理由,刘璋还真不好下说词。想了想,又不死心的道:“那子布家中,便再无其他兄弟姊妹,可承欢老夫人膝下?”

张昭摇摇头,表示没有。只是抬眼看看刘璋面色,终是叹息道:“不若昭且去与家兄试着商议一下,看看有无转圜之处,再来回报主公可好?”

刘璋大喜,连忙点头应了。如今情形也只能这么试试了。他记得历史上孙策请这两人出山时,好像张家老母已然去了。

当时就是张纮在守孝的,只不过已快要出了孝期,又加上孙家本就是立身江东,张纮也是在孙策连番拜访下,才答应了出仕。

如今自己来的时候不好,也只能怪时运不济了。张昭肯先去尝试说说,比自己冒然登门去求,自然要好的多。

当下,张昭便在府中给刘璋安排了住处,请他静候自己的回音。如今二人主从关系已定,自没有再让刘璋去住客栈的道理。刘璋也不推辞,含笑应了。

第二天,张昭过来请过安,便往张纮那边去了。刘璋闲来无事,便带着众人轻装简从,在秣陵城中逛了起来。

这秣陵就是后世的南京。先是孙权主政时,便是由张纮建议,定都于此,改秣陵为建业,也叫石头城。之后,几经更迭,有金陵、建康、江宁、应天等称呼,直到民国时,定名为南京,直到建国后一直沿用,再未更改。

刘璋后世之时,久闻此地大名,却从未真正来过。如今难得有了这个机会,对于这个号称六朝古都的城市,自然是要好好游览一番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