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根基(2 / 2)
“农业司确实提到了由于草场和交通线的打通以及生物保护,导致在人口比较少的地区形成了大量食草内动物的繁殖。但是我们的研究却发现情况稍有不同,在燕山和兴安岭,前两年渤海师再哪里也对食草动物进行了限制,今年的数量其实并不多。”
丁岩笑道:“我们现在主要要应付的还不是野生动物,而是冬天快来了,大量的牧民会南下。麻烦的是东安省和高丽半岛,前期我们对哪里太过忽视。如果一定要我给出一个建议,就是与其驱赶,不如提前对食草动物进行选育。”
“否则兽群渡过鸭绿江,会出现大规模死亡,尸体水生生物消化不了,形成污染。您担心的瘟疫就真的会来。然后加强千山地区和辽河地区的生物种群数量管理,这里人多,能够把兽群削减到一定的规模,之后进入燕山地区。”
高继冲就笑了:“你们研究所的意见,没有上报农业司?”
丁岩道:“他们没有问啊。”
高继冲无语,但是也不能说什么。丁岩是个学者,他专心研究,而且这种研究才刚刚开始,需要关注的事情太多,你不问,他们当然不说。
而且对于他们来说,这都是短期问题,随着环境的改善,一切都会稳定下来。这种流动,还需要人来促进,而不是防止。
所以这件事是标准的“天下本无事,利益自扰之”。
一颗心放了下来,高继冲也有心情在这里游玩一番。
观察站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乡镇。因为这里靠近海的一侧,有一个深水码头。这个码头刚刚建成不久,和其它地方一样,也是改造的礁盘。
随着辽河的泥沙量锐减,海潮侵蚀海岸,辽河出海口出现了一定规模的海进现象,海水已经推进到了一条原本掩埋在泥沙之下的古代海塘的位置。
这条长长的海塘居然是汉朝扶余氏修建的,所以研究所也把这里叫做扶余塘。从扶余塘到海边长达三四公里,都是浅海湿地和为数不多的小岛屿。这些小岛屿上也密布这森林。
高继冲到的时候,正式海水涨潮的时候,看着海水淹没湿地,湿地里的湖泊连成一片,然后和大海连在一起。直至拍打到了古塘之上。
辽河之上,望远镜上能够看到一群河豚正在越过海潮,逆流而上。
一头鲸鱼喷起高高的水柱。而一条巨大的海船静静地停泊在对面一个小岛的避风港里。
“哪里是我们海洋所的同事。我们这里的对外交通,主要还是船运。走那边栈道的,都是我们的研究人员。我们估计海进会在这个位置停止,因为石塘的下面,其实就是基岩,是古老海岸。扶余国是汉朝的事情。”
丁岩道:“我们认为正是汉朝之后,人类对辽河流域的垦殖活动,破坏了植被,辽河泥沙增加,所以出现了海退现象。现在环境得到了治理。大海会回到原来的位置。”
丁岩突然笑了一下:“海洋所的人说,海洋生物,其实也会加速还进现象。他们会吃掉这些植被,把它们倒带大海深处。也把大海深处的生物带到大陆。直到海潮冲刷不动岩礁为止。”
高继冲笑道:“那可不一定。我看还是要看陆地生物的丰度。”
丁岩道:“海洋所是认为,这片冲积扇形成时间段,土质酥松。根基不牢,植被虽然能够减缓海浪冲刷,但是也只是减缓而已。”
高继冲愣了一下,叹了口气:“是啊,根基。根基最重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