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硝烟再起 兵临秦州(1 / 2)

加入书签

苏轼在《赤壁怀古》中曾经写下著名的千古名句:大江东去lang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葛荣就应该是被历史的江水淘去的枭雄,他曾经在河北和山西的余威消去了,一个葛荣时代结束了,那曾经的光辉历史也只能被滔滔东去的江水所诉说

尔朱荣等人的野心极度的膨胀,孝庄帝元子攸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为了表彰尔朱荣的伟大功勋,册封其为太原王,孝庄帝升任他为大丞相、都督京都之外的各项军事(不久又有加封),尔朱荣的儿子平昌公尔朱文殊、昌乐公尔朱文畅也都晋爵为王同时,又任命杨椿为太保

其他的大大小小的随军官员一一得到了封赏一些降将也纷纷得到了封赏,比如可朱浑元为别将,隶天光征关中,以功为渭州刺史而对于功劳最大的独孤如愿因为政见和尔朱荣等人不和,竟然得到的封赏也是微乎其微的,只得了个别将的虚名

北伐的将士们端起酒杯大口喝酒庆祝的时候,高平的万俟丑奴赶到了不寒而粟他找来了自己的部将商议宿勤明达说道:“大王,唇亡齿寒,如今没想到的是气势汹汹的葛荣,尽然如此的不堪一击!我想我们还是马上在修整器械,准备魏军前来相剿!”

“将军严重了,葛荣之败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情,他们只知道在河北、山西的地面上攻城略地,拿下来就是纵兵烧杀,这样的兵马就是再多也只能称其为流寇,焉有不败的道理”万俟丑奴分析的头头是道“大王言之有理,听说我们的老对手,打开了潘乐的防区,才生擒了葛荣”宿勤明达一想带着些就有种说不出的冲动

万俟丑奴当然知道他说的是独孤如愿这小子,是呀,在六镇起义的风暴中要不是独孤如愿等人的出现,破六韩拔陵将会是以风卷残云的气势,击垮腐朽的大魏政权要是那样的话,大魏就不会在苟延残喘

“大王,我看还是先下手为强,先发制人的好”

“哦?王兄有何良谋?”万俟丑奴改变了对宿勤明达的称谓

“大王,魏军要想进军必然需要从秦州而来而秦州刺史高之朗一向又对我们频频用兵,以此取悦朝廷依我看来,不如我们拿下秦州,以逸待劳,占尽地利之势,岂不美哉!”宿勤明达想再为自己在万俟丑奴的小朝廷里多见一些功勋

“好,就依王兄之言,马上派兵兵发秦州,拿下高之朗!”其实就是宿勤明达不说的话,万俟丑奴也早想拿下这个让自己垂涎已久的秦州再说了,高之朗不过是个妖媚获充的小人罢了拿下秦州易如翻掌

高之朗也确实是一个爱杀戮的人,在他的帐下做事情,但求无过,谁也不敢去求有功就这样的一个人,还经常带着自己的部下,袭扰万俟丑奴,为此万俟丑奴恨透了他,两个人也成了水火不能容的冤家对头

兵临城下的万俟军在城下大声的叫骂高之朗做事情很谨慎,他知道贼兵掩杀至,乃是有备而来,不敢轻易的出城左右部将多有不平之气,很多人要求出战,特别是都尉杨建宇一向不服气贼军,对此时说道:“大人,贼兵已到城下,焉有闭门之理,我看还是让我带一部分人马,去挫一挫他们的锐气!”

“将军乃是我秦州的屏障,万不能有失,非我不信任将军,实在是应该避其锐气为妙”帐下另一员将官江达也附和道:“刺史大人言之有理,切不能此刻出兵,贼兵远来,贵在速战,我等坚壁不出,待其粮草用尽,必自退去我等只需好生防守既是”

杨建宇也只好无奈的等待着过了十数天,高之朗忽然得到了报告:敌人退后三十里下寨杨建宇细一想看样子贼兵见我等不出故而设疑兵之计,使我等以为他们退去,以引我等出城,他则是从半道设埋伏后面掩杀将自己的想法一说,怎奈高刺史冷笑一声道:“杨将军之言看似有理,实则乃是怯敌之论而!”不听劝阻,执意出兵追杀贼兵

果不其然此乃万俟丑奴的计策,杨建宇战死沙场,高之朗被俘,秦州失守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晋阳,尔朱荣做了太原王以后,但是他把自己的老巢还是设在了晋阳,因为这里一天就可以到一次洛阳,便于对皇帝进行控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