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二章 大战前的影响(1 / 2)

加入书签

本着争取更多时间的动机,宋关前率领的谈判团队在二月份的谈判中相继做出了重大的让步,并且为了表示谈判的诚意,也是陆续签订了数份意向性条约。

但是宋关前的最大任务也不是什么谈判成功,而是拖延时间,所以除非英法逼迫的太紧时,一般还是能拖就拖,比方说上午刚谈了几个小时就会说某个问题自己没有权力决断,需要报告给南京方面,请求展缓谈判。

南京方面也是非常配合,过上三四天时间后宋关前就能够得到答复,而这个答复往往是批准,不至于让包令等人失望并怀疑中华帝国方面的谈判诚意。

就当宋关前在上海使出浑身解数利用谈判拖延时间的时候,广州那边的战斗也是平息了下来。

自从额尔金伯爵在首次总攻失败后,尽管他麾下的兵力依旧完整还有着进攻广州的实力,但是既然第一次总攻都失败了,那么额尔金伯爵也是对广州方面的中华军保持了谨慎对待的态度,试图等到南亚地区的援军抵达后再发起第二次的总攻。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中华军帝国方面固然是想要利用谈判来拖延时间,∈,但是另外一方面,英法联军何尝又不是一边谈判一边增兵啊,他们可从来没有说因为谈判顺利就停止增兵,相反他们增兵的速度还在加快。

然而不管怎么样,自从第一次广州战役后,英法联军和中华军的大规模战事算是停了下来,商贸区以及其他几个通商港口里里依旧有着诸多洋人的商船进出,丝毫看不出战争的影响。

而这看似平静的背后,中华军方面正在做着全力的战争准备。

三月初,经过长途跋涉后。第五军顺利返回扬州,而不用几天时间,第二军也是顺利返回南京,不过第二军并没有在南京停留,而是继续东进一直抵达镇江才停下了长途跋涉进行休整。

这两个军刚返回呢,统帅部下属的军训部就是把大量提前准备好的新兵补充到了这两个军的主力部队。也就是第二师、第五师里头,争取让这两个主力步兵师恢复。

同时,林哲亲自做出决断,把尚在纸面上刚建立初步机构的第十一步兵师配属给了第二军,然后还把刚建立指挥机构,连新兵都还没到位的新编第十二步兵师配属给了第五军。

截止到三月份的时候,统帅部在苏南地区的指挥机构已经到位,分别有驻防上海的第七军,辖有第六步兵师、第七步兵师。该部也是中华军在苏南地区的主要兵力,其第七步兵师是中华军的老部队,第六师虽然是去年才编成的新部队,但好歹是属于已经编成,兵员以及武器都齐全的部队。

有驻防江阴的第六军,辖有正在编练中的第八步兵师、第九步兵师,尽管在未来的规划中这第六军是预计装备后装步枪,线膛火炮的新型模范军队。但是现在刚编练几个月,兵员只有七八成而已。而军械也同样不足,林德机器厂虽然这几个月里已经是加班加点,拼命生产步枪和火炮了,但目前第六军全军依旧只有五千多支新型的1858年型后装步枪而已,连正规步兵都难以获得新式步枪的配给,在其他中华军里同样装备步枪的辎重兵们就更加不可能短时间内获得新式后装步枪的配给了。

这个第六军从纸面上看上去还算不错。新式后装步枪和线膛火炮已经领先其他的中华军,但实际上人员素质还比较差,而且到目前为止第六军那边也没有完善使用新式武器所需要的新式战术,这后续真正投入战场上的话,能有多大战力还是个未知数。

在过来就是第二军和第五军了。这两支部队都是从前线紧急回援的,而且回援之前他们是没有带上原有的协防军部队,因为根据以往的战例来看,装备冷兵器,兵员素质和战斗意志都非常差的协防军部队面对新式军队的时候根本是没有半点用处,之前打江淮新军和清廷练军的时候都表现差劲了,如果再遇上英法联军的话,百分百就会出现广州之战的情况,在己方占据绝对兵力优势的情况下未战先溃。

这大老远抽调协防师回来送死,还不如把他们留下来和太平军、清军作战呢,这样多少还能发挥他们的剩余价值。

因此中华军抽调兵力回援的计划里,是不涉及到协防军部队的,第二军和第五军回援之前,已经是把原属麾下的协防军部队分别配给了第一军、第二军。

第二军和第五军都是只带了一个主力步兵师以及一个骑兵团回援的,不过回来后,林哲又是把还只存在纸面上的新编步兵师分配配属了给第二军和第五军各一个,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等三四个月以后他们都会变成拥有两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团以及其他相关辅助部队的军级部队。

上述四个军就是中华军帝国在苏南的全部依靠,抵抗英法联军的核心,而除了这些部队外,还有一个近卫师则是比较特殊一些。

尽管参谋部那边多次建议把近卫师纳入统一指挥参与苏南防务,但是都被近卫师师长梁丘石严词拒绝,并多次重申近卫师并不归属陆军系统,它的任务也不是前往前线和敌军厮杀,近卫师的任务从头到尾只有一个,那就是控卫皇室的安全,捍卫林哲的帝位。

万一被洋人真的突破上海、江阴等一系列防线打到南京来的话,近卫师还得带着林哲逃走呢,那里会把宝贵的兵力消耗在上海或者江阴啊。

对此,身为皇帝的林哲也是默认了近卫师的做法!

林哲并不是赌徒,他不会把手中所有的筹码都压上去,他需要考虑到万一上海和江阴真的守不住了,他就必须做后续的打算,比如说放弃南京北上或者西进,以求卷土重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