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国民信仰(2 / 2)

加入书签

可以说,神道教是一个多神教,用日本人的观念就是花花草草是神,房屋水坑也是神,“万物皆有神,而天皇最大”。所谓多神教就是此宗教虽然有一个最大的神,但还有很多其他神同时存在,与之类似的比如希腊神话、中国远古神话、俄罗斯古代多神崇拜等等。

与之对应,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是世界三大一神教,就是只承认世界有唯一的神,中国的儒教也可以算一神教。

经过在后世的生活,亲身体会,龙少骢发现决不能小觑不不同人们之间区别,它极大影响了一个群体的心理。

龙少骢清晰的记得,书中言道:多神教在世界其他地区被一神教取代,往往是因为政权或宗教统一统治的需要,由于只尊一个神,那这个“神的代言人”就可以被独尊,是唯一的正统,利于国家的统治和团结,以抵抗外敌或自然灾害,这是一神教的优点。一神教的缺点是对“神的代言人”的绝对服从,和非人生物的虐待。多神教的优点是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但缺点是产生对主人和皇的双重崇拜心理,很容易产生心理极端矛盾。

由于跪在那里实在无所事事,龙少骢由日本又联想到了天朝。春秋战国时期,就可以看作多神教时期,而秦始皇统一后,中国便进入了一神教时期。然而,因为儒教同样引用了一些原始的“拜天拜祖教”的成分,所以天朝的多神教没有彻底消失,而是演变成种种“风俗”。

反观日本,没有太多的引入儒教、科举等等是由于当时的政体使然。日本长期以来是幕府执政、大名割据,天皇没有实际的政权和兵权,成了一个“宗教符号”。

这个状态,相当与天朝的春秋战国和三国时期。儒教是唯天子独尊的信仰,科举是让全国精英向皇帝效忠的方法,如果幕府引进这个制度,就有天皇夺权的危险,而各地大名的地位将变得及不稳固。

想到此处,龙少骢又抬眼看了看,走过自己身前的天皇,这个在后世已然高高上的人物,当下在龙少骢眼里却是个什么都不能做的傀儡。

但,在日本,天皇却始终是第一贵族血统的家庭,就被高度神化,被称为“万世之一系”。也就意味着,“天皇在,日本在,天皇无,日本无”,他是唯一现实的神,对于天皇的效忠,就是对日本民族的效忠。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啥日本往往以效忠天皇为借口,不择手段,干出丧尽天良的事情。龙少骢在书中看到,如果天皇由非自然方法产生,日本国民的心态会突然浮躁起来,并且用大难临头也毫不为过。

同样的事情在天朝历史上也经常发生,如皇帝无直系后裔的争论,皇帝想立的太子不是长子时的争论,但远远不会到天塌地陷的感觉,皇帝没有子嗣,可以立最近的旁支。

纵观日本历史,天皇在很长时期没有实权,成败全由幕府负责,尤其是龙少骢所处的战国时期,各种大名势力互相攻伐,国民反而对天皇毫无恶感,这也为后来的明治维新,推翻幕府,买下了种子,当然龙少骢的意外穿越,让本来发生的一切,都改变了。

而从效忠天皇,所引申出的武士道精神,则更有趣味。龙少骢至今记得:一个学者说过,日本以前象是碗豆浆,唐文化传入就象卤水一样,把日本点成了块豆腐,这个国家的文化才正式形成。

如此说,虽然有点天朝上国的味道,但在龙少骢看来也算贴切。而且,日本津津乐道的“忠君爱国”也是自中国唐朝开始当做了“武士规定”、“武士风俗”、“武士习惯”,更因为“忠君”因素的加入,使“武士道”有了一种神圣的味道,也即“武士神圣法则”。

而反观日本平民,则喜欢极端化万物,使得悲秋伤逝的程度自然也更高一层,对日本国内的万物热爱程度极其高涨……

“快走啦!”绿萝看到祭祀队伍已然走过,龙少骢却仍愣在那里,跪着一动不动,不由得拍了他一下。

龙少骢从刚才的回忆和乱想中惊醒,暗道,第一次见到日本天皇,没想到思绪竟如海潮般翻涌,勾起了后世那么多的回忆,难道冥冥之中自有注定……

他站起身,刚想走,却听到后面有人喊:“就是他们,给我上……”

怎么又是这个“上”字,龙少骢还没有想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对这个上字如此敏感,就被绿萝拉着跑了起来。

“他们发现我了,你快走吧。”龙少骢认为自己已经被人发现,催促着绿萝赶紧自己离开。

“他们不是冲你来的,而是冲我。”绿萝头也不回的说道。

“啊?为什么?”

“木头,没发现,他们是茶屋的人吗?”

龙少骢回头一看,还真是眼熟,又问道:“他们为什么追你?”

“因为我小整治了他们一下。”说完,绿萝突然跑进一个偏僻的巷子,停下了脚步。

龙少骢一时受不住脚,差一点撞到绿萝身上,好在反应机密,一个侧身撞在了墙上,“你怎么不跑了?”龙少骢没有好气的问道。

“这次我要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教训。”绿萝柔媚的眼神中,露出了一丝寒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