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要有反对的声音(1 / 1)
-< >-
包间的隔音效果很好,里边还自带卫生间。-< >-./-< >-./-< >-偌大的一桌子菜,就魏刚和范楠两个人在吃。其实他们吃东西的心思没有多少,更多的时候是在说话。屋子里也是早早的上了暖气,所以两个人在这里边便和家里一样,都是只着单衣。
所谓的吏部尚书,自然便是这京师事变后,火箭般升起来的范楠了。朝中各处官员,都是以为这范大人是借着那郑国舅的东风才飞起来的,哪里知道,暗中安排这一切的,都是现下的镇国公魏刚。
现下的朝廷内阁,六部尚书,走了王锡爵后,就只剩下四个人了。首辅沈一贯自领礼部尚书,然后兼任兵部尚书。和他一党的方从哲则是自领户部尚书,兼任刑部尚书。而有着国舅背景的范楠,则是成了这吏部尚书。剩下的那个工部尚书,自然是那迷恋于机关工学的赵士祯了。沈一贯和方从哲,一个把持刀兵,一个保持钱财,看似这个朝廷的一切都是由他俩说了算了,但是这吏部尚书,还是由那郑国泰暗中使了手段,落到了这范楠头上,朝廷大小官员的任命,那意思就是要他郑国舅把持着的。沈一惯当初也是没有怎么在意这郑国舅玩的这一手,可事后来等王锡爵一走,他才看明白这其中的路数。正因为如此,他才开始渐渐的和郑国舅疏远。现下的皇上还没有登基之前,他可是和那郑国舅关系很近的。要知道当时可是那位郑国舅跟万历皇帝推荐,让他们这几个人当那些皇子老师的。现下这提拔之恩还没有报呢,这两个人已然渐渐的越走越远,越分越大了。他也没有想一想,当初还不是他们几个想要打压这武人和这外戚的权势。这才造成现下这般局面的。
范楠现下就是魏刚的一手暗棋,就是魏刚的无间道。一面。他要在朝中声援魏刚的一些谋划,另一面,他还要做好吏部的事情,说的再直白一些,就是把魏刚送到朝中的那些小吏,慢慢的都给培养成可以独挡一方的干吏。就像当初他在辽镇做的一样。而现下的辽镇巡抚徐光启,显然就不用像他现下这般操劳。因为辽镇上下,已然自成体系,很多事情,经过经年累月的操作。-< >-已然形成一套固定的做法。很多事情。都是有那些寻常小吏便做了的。徐光启更多的时候,倒是要到沈阳和大连两处的大学中讲讲课,看看试验田中的农作物的。魏刚对于徐光启,其实更多的是看中他科学家的潜质,而不是他处理政务的能力。而对于这范楠。他倒是发现这家伙才是一个合适处理政务的人。特别是当这家伙把自己的儿子大名改作范文程后,魏刚才明白,闹了半天,这不就是那个时空,满清的第一位汉人宰相吗。可以说,若是没有这个范文程,满清大概便是打进北京城,也会不用多久就自动撤回关内的。没有这个家伙,满清那群大小奴隶主。就只会抢了就走,就和终大明一朝,在长城外头游弋的蒙古鞑子一样,就是一群土匪。
既然是大汉奸他爹,那就说明这家伙是有本事的。魏刚一用之后,发现这家伙可真是有本事。政事处理起来很是老道。他心说自己怎么就不知道这明末的历史时空中还有这号人物呢。好在自己在辽镇用的法子对。积极的发现人才。若非如此,这就是让人才流失了。不过现下这个时空,他是不用怕这范先生再当什么汉奸了。到现下为止,能祸害这华夏的鞑子,基本上都是被魏刚处理掉了,再远的,便是那即将南下的罗刹鬼了。不过对付那些白人,魏刚依然有了法子。那个时空,那些罗刹鬼能那么轻松的只用几百人的探险队,就占据了整个西伯利亚,除了那片土地没人,还有就是那里实在是太冷,这边没人愿意去。而现下,从归化城往北可是正在不断的延伸着铁路线,只要这铁路修到那贝加尔湖,也就是现下叫北海的地方,那魏刚就有更多的把握把这些越过乌拉尔山的罗刹鬼再赶回去。哥萨克说是厉害,就是不知道他们遇到了同样生活在深山老林子里,同样茹毛饮血的女真人后,是不是会一如以往一般的悍勇。至于那位被称为伟大的彼得的家伙,现下大概还是以细胞形态而存在于他的哪一位直系亲属的身体里吧。
“杨涟和左光斗这两个人,其实我用不用他们倒是次要的。咱们手底下有那么多咱们自己培养的人,用起来自然是比这两位用起来说服一些。你也说了,这两个人跟那东林书院有联系,本帅是想看看,这两个家伙是不是那种只会夸夸奇谈,然后具体做事的时候又什么都不会的说客。若是他们俩知道怎么做事,那说起来就不会夸夸其谈。朝廷以往都是一些什么人在这上边,你也不是不知道。这次本帅张罗的这裁撤边镇之事,倒是可以当做一个试探了,你且看好这两个人,他们到底是怎么看的,有什么想法。”
“这个小的自然是知道的了。不过老爷,小的倒是有些不明白,既然老爷不想用他们,却又要小的验看他们,这又是为何。实在不行,倒是可以让那沈阁老把这两位给打压下去。反正我看那沈阁老也是看不惯那东林书院的顾炎武。呵呵,还别说,这位顾先生也是有些本事的,前些日子,竟然托人把他和他的那些学生的言辞录成了册子,找人在这京师中的茶馆里宣讲。沈阁老朝会的时候就差没有骂人了。说什么这些空谈的书生,只会误国,别的本事便是再也没有了。想要打压他们吧,却也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把柄。这顾炎武小人倒是觉着,怎么看怎么就像一只癞蛤蟆,跳到人脚上,不咬人他各样人呢。”
“呵呵,我说老范,你这什么时候开始学会这歇后语了。不过以后咱们若是真的拿下这天下,还真是需要这样的癞蛤蟆啊。到时候不是要各样我了,是要各样老范你了。咱们自己做事,总是觉着自己是对的。若是没有人在一旁讽刺挖苦,剩下的便是一片赞誉。这要老是这样,你说是不是个好事?咱们还都没有圣明到像那些圣人一般,但凡做事,总是会有问题的,留下这几个癞蛤蟆,还是敢于直言的癞蛤蟆,那就是对咱们的警醒。”
“哦,小的真是没有想到,老爷考虑的这么远。呵呵,看来老爷对朝廷这言官还是颇为看重的。老爷就不怕他们留下来后,和现下还有以往那般,把这风气搞坏?什么士人风骨,只要敢说,那就是得了一个清流的赞誉,接下来就能平步青云。哎,都是不知道朝廷这些人是怎么想的。”
“笑话,你又不是没在辽镇呆过。他们说什么,那是他们的自由,至于听不听,怎么听,到时候用什么人,却是咱们的事。难道咱们还会因为有些人在那里胡说八道就信了他,然后就照着他说的做了?这就是笑话了。刘大耳朵虽然本帅不怎么喜欢他,但是他留下来那句话还是很受用的,亲贤臣,远小人。这个时候,谄媚的咱们是不能要的,要就要这些敢于说话的癞蛤蟆,若是他们正好说到点子上了,那还便宜咱们了。”
“呵呵,老爷虽然是武人出身,但是却是没想到,这事情看的却是这么远,小的还真是有些自愧不如了。行了,小的明日朝会的时候自然会按照老爷说的办。小的现下还真是有些疑问,这到底是谁会提老爷出头说这个话呢?”
“呵呵,你啊,老范,可莫要看轻自己。至于谁会出头,你到时候拭目以待便是了。哦,你那小子现下在辽镇那边,书读的可是还好?”
“嗯,这个拖老爷的福,一切都是不错,小的也是没有想到,这家伙对徐大人讲的那些东西竟然那么感兴趣。”
…………
次日,朝会之上,沈一贯在像皇帝奏报完了最近一个阶段的事情后,竟是没有想到,他一直没有怎么看的上的小皇帝,竟然当着下边诸多官员的面,跟他提出来说要裁撤一些边镇。至于原因,小皇帝说的也是头头是道。说是边镇军兵军纪废弛,不堪一用。浪费朝廷钱物不说,还不能有效地起到阻碍关外鞑子入寇的作用,这样的蛆虫一般的边镇,还不如直接裁撤。至于边镇裁撤之后,如何抵挡定时不定时就入口的鞑子,小皇上却说,他麾下的近卫军已经练成,倒是可以拱卫京师。
沈一贯一开始还一头雾水,后来才弄明白,闹了半天这小皇帝所谓的近卫军便是那去年就开始在京师城外练兵的那些人了。带头的叫王作武的,是去年事变时,一直守在小皇帝身边的人。据说,就是这家伙领着一些人把皇帝救下来了。看来这位皇上不省心啊,比他老爹万历皇帝还不省心。(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