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六章 重修永安宫(2 / 2)

加入书签

永安宫是贞观八年李世民为了给太上皇李渊居住而修建的,主要就是因为目前的太极宫地基比较低矮,宫内潮湿,这对有风湿的李渊来说,有些不合适居住,因此李世民便着手在太极宫的后面,垫高地基修建永安宫给太上皇居住,但第二年,太上皇就驾崩了,永安宫的修建就戛然而止,到现在也没有开工重修的迹象,里面除了一些金吾卫和宫女寺人维持着外,就再也没有人烟1,。

说起永安宫没多少人知道,但若要说起大明宫,那知道的人就多了去了,本来的历史应该是李治上位,立了武媚娘为后之后重新开始修建永安宫,并在建成后改名大明宫的。

用现在大唐的国力来衡量太极宫,在王况看来,实在是有点寒酸,太极宫东西长才四百三十丈(约1280米),南北长才四百九十丈(约1490米),这太极宫可不光是皇宫,朝廷各部的衙门都在这太极宫里,还要包括内府库房,尚食局,浣衣局等等内廷机构以及宫女寺人的住所,实在显得太过拥挤了些,要知道,后世的各部委的办公用地加起来可要比这远远超过了几倍还不止,还不包括库房和工作人员的宿舍!

而且太极宫是前隋修建的,隋才一统天下多少年?没那么多的财力物力来修建恢宏的宫殿,许多地方都是因陋就简,就连地基下都没铺够石灰和木碳用来防潮。以前朝廷是没这个能力,永安宫若不是修建给太上皇李渊住的,恐怕提出修建永安宫的马周就要被李世民给发配到边远苦寒之地去了。所以当太上皇驾崩后,永安宫的修建自然也就停了,就连太极宫要翻修,都要省了又省,算了又算,要不是这几年内府盈余大大增加,都不知道这冬天的太极宫要冷到什么模样去了,太极宫的阴冷,其实也正是王况很不愿意上朝的原因之一。

“诸位,某有个提议,你们看合适不合适啊,这太极宫也太过狭小了些,各衙门各监都在里面办公,以前么,那是朝廷没钱,国库没钱,内府每年还要亏欠那些个皇商的。现在,内府有钱了,国库也有钱了,是该恢复永安宫的修建了。修好了之后,大家办公之地也能宽敞些,某有几个想法,可以让这永安宫成为不怕水,不怕火,又是冬暖夏凉的地方,有好的办公场所,大家的心情也能愉快些不是?再说了,我泱泱大唐,如今南疆远在万里之南,东到东瀛,西边北边么,某也不说了,诸位都知道的1,。以广纳天下的大唐,却还要在如此拥挤的太极宫里上朝,若是外邦来使知道我等还在前隋所留的宫殿里,岂不难看?”今天在场的,除了徐国绪这个内府监丞外,还有鸿卢寺卿正丛雬以及工部阎立德和万海在,阎立德便是永安宫的设计者和督造者。

一听王况要重启永安宫的建设,阎老头马上就乐了,永安宫可是倾注了他许多的心血在里面,这半途而废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想想看,从有史料记载以来,有多少人能有资格设计和督造皇宫的?这个机会基本上就是几百年才能有一次出现的机会,自己好不容易得到这个机会了,却没见到成功,心里可想而知有多郁闷了。能修好皇宫,就代表着他在建筑这个行业上站到了别人做不能站到的高度!

“某附议!”阎老头二话没说,马上就接口:“等某回去后,马上拟份折子给各位相公。”

“某也附议!”万海接得也很快,可不是要快么?如今新型更衣间是他的独门专利,除了他,谁也没法做,当然了,这个要把建安侯排除在外的。既然要重启永安宫的修建,那么必然就要对更衣间进行改造,如此,在史书上,他万海也将留名了。

“二郎要修,那有什么说的呢?某回去让那帮小崽子们算算,内府还有多少银钱,说实话,某已经几年不曾去记了,都是报给圣人之后就忘了个干净,反正就知道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就成,大概,若是国库连续空虚个五六年,光用内府的钱,也能填补回来吧。某就只知道这么个数,不是某怠忽职守了,就连圣人,如今也懒得过问内府的开支了。”徐国绪耸了耸肩膀,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最好是不算了,反正修那么三五个永安宫的钱肯定是有的,可圣人不在,咱就得算个清楚呀。”似乎要修永安宫就是给他找了个苦差事的样子。

王况不禁乐了,这要是摊在其他年代,恐怕高兴都来不及,大兴土木可是大捞特捞的好机会,别人是巴不得天天有大工程,没想到这个徐吃货却当成是个苦差事。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