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安城破(1 / 2)

加入书签

长安城墙最大的一个特点便是有内外城,内外城墙之间是一条宽约五丈甬道,修建双城墙的本意并不是为了防御,而是为了便于帝王出行,比如中唐玄宗李隆基携带杨贵妃去曲江池游玩,走的就是夹墙甬道。

长安的内外城并不像丰州大利城一样偏重防御,大利内外城之间是利用石壁上的栈道来联系,一旦外城被攻破,立刻烧掉栈道,内外城之间就完全隔绝,无懈可击。

而长安内外城之间没有栈道,必须要走城门,所以如果是利用它进行防御的话,实际上并不现实,一旦外城被攻克,再攻克内城相对而言就要容易得多。

只要攻克了外城,便可以直接用攻城槌将内城门撞开,可以在外城上用弓箭密集射击内城守军,掩护士兵用攻城梯登城,甚至还可以用长梯直接搭在内外城之间,攻城的办法有很多。

但今晚的内城危机却是一种意想不到的情况,窦轨从来没有像今晚上这样恨过自己,白天他招募士兵时,恨不得把长安全城的青壮都招募为士兵,可这会儿,五万新兵的大撤退却使他陷入一种绝境之中。

外城失守的消息令守军一片恐慌,军心崩溃,数万唐军争先恐慌奔跑下城,向明德门涌去,明德门黑漆漆的门洞挤满了蜂拥进城的士兵,他们互相拥挤,推攘着,进城速度异常缓慢,咒骂声、哭喊声、哀求声,城门洞内混乱成一团。

窦轨站在内城城头大声喝令:“关闭城门!快关闭城门!”

城门几次要关闭。但已被数万士兵死死抵住,根本无法关闭,窦轨心急如焚,命令金吾卫士兵前去驱赶,此时他已经隐隐看见了从东城追赶而来的隋军士兵,听见从西面奔驰而来的战马蹄声,如闷雷般在城外轰鸣。

窦轨急得直跺脚。关不上城门,要出大事了,就在这时。忽然对面城墙上涌现出大群隋军士兵,这是数百隋军士兵用攻城梯登上已经没有任何防御的外城墙。

窦轨的眼睛蓦地瞪大了,他想到了一种最为可怕的情况。果然,数百隋军冲进了城楼,只听见外城吊桥轰隆隆放下的声音,窦轨向后猛地后退两步,他被惊呆了。

这时,几十金吾卫士兵飞奔上前,为首校尉急道:“相国快走,城要破了!”

窦轨呆呆在站在那里,一动没有动,就仿佛什么都没有听见。就仿佛灵魂出窍一般,他做梦也想不到,长安城就么轻易地被攻破了,这是他的责任,他是大唐的千古罪人。

窦轨忽然拔出剑。向脖子上抹去,校尉手疾眼快,一把抓住了窦轨的胳膊,夺下他的剑,他也顾不得窦轨是否答应,背起他便向城下奔去。

这时。明德门外城门缓缓开启了杨元庆率领隋军骑兵杀了进来,唐军士兵仿佛炸窝一般,恐惧地叫喊,跌跌撞撞向两边甬道里没命地奔逃。

隋军骑兵如一把犀利的尖刀,瞬间插进城门洞,逃跑不及的唐军士兵纷纷被隋军刺翻在地,战马冲进了拥挤的城门洞,顿时响起一片凄厉的惨叫声……

防御内城的金吾卫在隋军攻上外城城头之时,便开始撤离了,士兵们迅速撤向宫城,仅仅在一刻钟后,隋军铁骑踏着唐军士兵的尸体冲进了明德门,长安城被攻破了。

一万隋军骑兵杀进了长安,闷雷般的马蹄声在朱雀大街的石板上回响,隋军骑兵列队向两边分开,在数百骑兵的簇拥下,杨元庆催动战马走进了这座从秦汉以来便成为政治中心的古都。

他冷冷打量一下远方的朱雀门,这时,程咬金上前躬身道:“向殿下请示,是否攻打朱雀门?”

杨元庆摇了摇头,“先不要急,把所有的坊门一概放火烧毁,但军队不可扰民,私入民宅者斩!”

命令下达,一万骑兵分头行动,很快,长安城处处燃起了大火,只听见马蹄声在大街小巷里奔行,隋军杀进城的消息已传遍全城,所有人都恐惧万分,躲进在家中不敢出门。

人们或在祖先灵位前磕头,恳请祖先保佑他们,或恳求菩萨保佑,唐朝的大小官员来不及逃进皇城,他们纷纷换成了下人的衣裳,躲进家中的地窖里,一个个惴惴不安,心中惶恐至极。

无论官员还是普通民众,心中都忐忑不安,不知会有什么样的悲惨降临在他们头上,整个长安城都笼罩在一种充满了对死亡恐惧的阴影之中……

隋军攻破的是外廓城,除此之外,还有皇城和宫城,皇城城墙高约四丈,更加高大而坚固,易守难攻,周长大约十二里,此时在城头上布满了一万七名金吾卫和羽林军士兵,对面长安城被攻破,每个人的心情都极为沉重,注视着城内四处火起,很多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担忧,不知他们的家人现在命运如何?

朱雀大街正对的皇城大门便是朱雀门,此时在朱雀门城头上,千余名侍卫簇拥着大唐皇帝李渊,李渊被几名宦官搀扶着,脸色惨白,长安城被杨元庆攻破,使他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恐惧,在他身后,站着一百余名重臣,他们从中午起便躲进了皇城。

李渊甚至还想逃离长安,可是他又害怕被隋军追上,他颤抖着声音问旁边的侍卫,“给太子和秦王的加急求救信发出了吗?”

“回禀陛下,已经发出去了,按照陛下的旨意,一连发出十二道加急圣旨,最迟后天,太子就会赶回京城。”

李渊叹了口气,“朕能不能熬过今晚都还是问题。”

话音刚落,远处忽然传来激烈的马蹄声。仿佛千军万马向朱雀大门奔至,惊得城头上所有士兵的心脏都要停止跳动,李渊心中更是惊恐万分,后退一步,几乎摔倒在地,几名宦官急忙扶住他,“陛下当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