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大震遂泥(三)(2 / 2)
策划柳条湖事件的花谷正在到来后几乎被忽略,现在见石原受到两位官长的称赞,心中有些吃味,忍不住出口说道:“可是,我们把破坏行动归于张学良的东北军不是更好?和柳条湖事件结合起来,不是更能证明事变是因支那军队的行动引发的?”
本庄繁、建川美次、多门、石原等人都横了花谷正一眼,没搭理他。只是,众人眼神中所透露的意思明显将其与猪等同看待。
而从昨晚开始,因一系列不在掌控中的破坏行动,对花谷正这个奉天特务机关的实际领导者早有不满的板垣忍不住喝道:“少佐,闭嘴”狠狠地瞪了花谷正一眼,板垣没好气地又接着教训他道:“把帝国军队的失败归到东北军身上,这是帝国军队的耻辱英、美等国也根本不会相信”
两年前,东北军在中东路一战中被苏联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两年后,要是关东军竟被东北军消灭了近一个联队的兵力,这消息要是传到日本国内,那关东军肯定成为日军的耻辱,估计关东军离解散也就不远了。何况,从昨晚到今天凌晨,驻在沈阳的英、美等国领事,已了解到东北军的所作所为,让他们相信这支不抵抗的军队竟然能闹出那么大的动静,这并不比让母猪上树更容易。
略一沉吟,本庄繁心中有了决定,开口道:“诸位,种种迹象表明,此前的一系列破坏行动都是苏联人所为,我们的敌人是苏联人。这也是我们关东军的一致认识,对国内以及对英、美等国都要按照这个认识进行解释。”
等在场的众人齐声答应后,建川美次却口气淡然地对花谷正提醒道:“少佐,今后管住你的嘴巴,不要随便乱说。要不是此前你随意乱讲,也用不着我到奉天这边跑一趟。”
花谷正神色难看的应了下来。
统一认识后,本庄繁便加紧调整兵力部署,准备在扫清地雷障碍后一举拿下沈阳城。
本庄繁等一干关东军将领很清楚:尽管此前的行动遇到了一些麻烦,战果没有原来预料中的大,英、美等国以及日本侨民也遭受了不少损失,但只要关东军占领了奉天以及东北大、中城市,整个事变就依然是成功的,日军将获得战略上的巨大成功。届时,国内对关东军的所有质疑声将戛然而止,自己等人也将成为帝国的勋臣,莫大的荣耀就在眼前至于事变后,遭受严重损失的奉天一带,那自有国内政府和军部为重建等事去头疼。
本庄繁等人在沈阳城外加紧布置,与此同时,沈阳事变的有关消息开始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流传。
赵振中等人虽然亲历事变并重创29联队,但他们的这番经历肯定无法对外公开。而这个时代通讯条件有限,相关设备又掌握在东北当局手中,民众又大多在凌晨前逃难他方,因此,有关事变的详细情况并没有扩散。但在有心人的关注下,沈阳一带发生事变的消息却在19日《大公报》的要闻版上有所披露。
由于此前万宝山事件、中村事件以及朝鲜国内由日方挑动的反华浪潮,东北中、日间的紧张局势早就为国内外所关注。《大公报》就是对事态进行持续关注的媒体之一。
从7月份开始,《大公报》就曾对东北中、日间的紧张局势发表过一系列评论,并指出日本政府“举止有异于前,终为不可掩之事实”。
9月18日下午,《大公报》记者汪松年从北宁铁路局天津段得到信息称“沈阳来电,日军调动频繁,景象异常,可能要出事。”于是,汪松年一直守候在铁路局等待进一步的确切消息。19日凌晨1点,铁路局接到沈阳电话,说日军在柳条湖开火了。汪松年马上给编辑部打电话,口述了一条简短的消息。此时,《大公报》要闻版已经截稿,总编张季鸾立刻决定抽掉一小段,补进了这条消息,并写下标题——“最后消息”。
在19日的《大公报》要闻版上,刊登了这条“最后消息”:“据交通方面得到报告,昨夜11时许,有某国兵在沈阳演习夜战,城内炮声突起,居民颇不安。铁路之老叉道口,亦有某国兵甚多,因此夜半应行通过该处之平吉火车,当时为慎重起见,亦未能开行。”
张季鸾在得到汪松年口述的“最后消息”后,预感可能要出大事。因此,他除了在报上刊登“最后消息”外,又马上打电话给在北平的《大公报》总经理胡政之,要胡设法采访在北平协和医院疗养的张学良。19日上午10时,胡政之来到协和医院,采访了张学良。《大公报记者谒张谈话》的专访于9月20日见报。该专访初步揭示了九一八事变真相及东北军奉行不抵抗政策,拱手让出沈阳的耻辱。伴随这篇专访见报的,还有19日一天之内,东三省沦陷的城市名单,其中包括:沈阳、安东、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长春、四平等。
日军入侵东三省,东北军奉行“不抵抗”,一日之间,失地千里消息一经传出,各界为之哗然
是 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