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华美银行(一)(1 / 2)

加入书签

大声呼唤: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当天晚上欢聚之后,赵振中几人在罗斯福的子女们要去教堂时,也告辞返回庄园。

圣诞节这天,李云山、刘成功、李云兰、姜凤学等人也都趁学校放假时机到庄园聚会。赵振中在和众人打过招呼后,便和周恬、周昊到一旁的小会议室商谈有关船厂、银行等方面的事务。

在赵振中想来,收购船厂一事虽然在危机爆发之前就向周恬提过,可危机之前并没有实际行动,加上开办银行也是危机爆发后才提出来的,这两件事情在自己回国之前很可能看不到相应的结果。但经过周恬的介绍,赵振中才发现这两件事情的前期准备工作基本上都已经完成,周恬甚至拟订出了条理清晰、操作性很强的执行方案。

在造船厂方面,除了与华美投资公司存在船舶租赁业务的,位于纽约长岛牡蛎海湾的杰克博森造船厂被确定为此次船厂收购的重点之外,华美投资公司还对位于纽约市的标准造船厂、斯丹吞岛造船厂、希尔布兰特干船坞、墨斯干船坞等几个濒临破产的造船以及船舶维修企业进行了考察,并拟订了相关的兼并整合方案。要是这几个造船厂能都拿下来再经过一番整合的话,那每年的造船能力达到30万吨不成问题。

不过,赵振中在看过收购船厂的有关方案后,点点头,又摇摇头,笑着对周恬说道:“看得出来,小恬领导的那个资金管理委员会对这几个船厂是下了一番苦功考察的,拟订的方案也很不错。不过,我觉得我们还是不要一下子把摊子铺得太大,最好先把牡蛎海湾那个各方面条件不错的造船厂拿下后,经过一段时间整合,等我们那些学习船舶设计与制造的留学人员经过实践具备一定经验后再开始扩张得好。这样,既能培养、锻炼我们自己的技术骨干,又不至于摊子铺得过大导致人力、物力捉襟见肘或者不必要的浪费,还能避免一些有心人的关注。”

周恬想想之后,也觉得有道理,便道:“确实是这样,我也觉得每年30万吨的造船能力有些浪费,至少未来几年内我们不需要具备这样的造船规模。再说,你不是还想在澳大利亚也建立一个造船厂么?那这边就更用不了这么大的造船能力了。不过,你觉得我们拿下牡蛎海湾那个造船厂后,过多长时间向外扩张合适?”

“如果明年春天能把牡蛎海湾的杰克博森造船厂拿下来的话,我觉得至少也要过两年时间我们才好扩张船厂规模。”赵振中盘算道,“在两年时间里,利用杰克博森造船厂现有的两个船坞和船厂已有的熟练工人,我们至少应该能够造出4艘载重2万吨以上的远洋船舶。等两年之后,我们不妨再将那个船厂的规模扩大,建造吨位更大的集装箱运输船。而到那时候,我们自己的船舶设计与制造人员也应该成长起来了,可以到澳大利亚或者东萨摩亚那边开展其他造船计划了。”

“而且,经过两年时间,我想标准造船厂、斯丹吞岛造船厂、希尔布兰特干船坞、墨斯干船坞等几个现在就已经濒临破产的企业想必情形会更加不堪,价格也应该会更低。到时候我们收购的话,既可以再卖罗斯福一个人情,又可以节省不少开支,何乐而不为呢?”

“嗯,这样倒是挺好。”周恬笑着点头赞同。随即问道:“澳大利亚和菲律宾那边真的一切都要自己从头来建设么?”

“菲律宾那边应该是要从头开始的,毕竟现在那边可没有什么有色金属开采、加工企业。而澳大利亚那边虽然钢铁冶金和造船行业都有不错的基础,可我们要是收购的话,就免不了要接收原企业那些员工,这样会造成不少麻烦。而我们要是完全自己从头建设的话,那又会多费不少时间。实在有些为难啊。”赵振中叹息道。

“那我们要是在当地收购一家造船厂以及钢铁冶金企业,保留原公司的技术骨干力量用于现在的生产,而将扩建后的新船坞交由我们自己培养的技术力量和转移过去的华工掌握呢?就是我们要在澳大利亚建立一个完全由华人控制的船坞,也完全可以利用收购来的技术力量来加速实现啊?要是澳大利亚当地船厂达不到要求的话,哪怕我们在美国这边再收购一家船厂拆运过去也比完全从头开始建设要快些。”周恬建议道。

赵振中想想之后,点头笑道:“你说的是。我有些偏颇了,光想着有些重要东西不能暴露,要掌握在我们自己人手里,对如何借助外力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自身力量方面考虑的有些不足。等明年春天看杰克、怀特两人到澳大利亚行动的结果再做决定。如果那边无法购买船厂的话,那再从纽约这边收购一家船厂拆运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