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苏北大战之支援(1 / 2)

加入书签

(第四更!晚了点哦!)

(第四更晚了点哦)

朝阳战线对面,日军的战壕也已经开始挖掘,大规模的战争看,不像痞子打架,一拥而上,而是进行战壕战,日军既然准备在这里进行次战场会战,定然要有充足的准备,步兵战壕,炮兵阵地,每一处都要仔细设定,进行精心搭建,而且炮兵阵地也在后方,距离主战场十来里以外,这个射程,虽然在对方重炮的射击范围内但是威胁非常小。

“百里,孝准,日军大军临近,但是却深构战壕,此是为何?”邓森看着作战地图,日军的举动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按照他的想法,日军到来之后,一定会进行攻击,必定日本比不得他,是在海外作战,费用极大。

“根据日军的动向来看,日军可能是准备围点打援,或者进行一次次战场决战,来击溃我第一防线的部队,从而在以后的进攻当中后方绝对安全。”张孝准觉得日军就是这样的想法,可是这样他们却没有丝毫办法,还能随着日军的战略进行作战。

“我觉得第一线进行添油战术,虽然无法避免,可以同样可以达到我们的战术目的,疲惫日军,打掉日军锋芒,在第二战线进行会战,拖到冬季,到时候我们本土作战,物资充沛,日军孤悬海外物资供应必然更加艰难,尤其是东海在冬季后期结冻之后,日军的给养便几近没有,也就是说我们还要坚持四个月,四个月的时间进行艰苦的战壕防御战,同时尽其一切可能武装后方民兵部队,待战事吃紧也可以抵挡一番,总之,只要第一波给予日军不小的伤亡,我方后方的军械将会源源不断的进行生产,而且时至冬日少雨,只要我机械部队进行数次武装出击,日军的推进将会被阻隔,到时候,他们要么和谈,要么撤军,否则等待他们的只有死在冰天雪地里。”蒋百里对于战事的分析,极其精细,甚至对于后来的战事发展也进行了预测。

但是邓森知道,这些战术,都是以士兵的血肉来完成的,现在刚刚入伍的军队士兵,那里算是士兵,都是一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也许可以和地方武装进行战斗,但是在大规模的战场上他们也能被当做炮灰使用。

“现在我们的军工厂生产的怎么样了?钢铁厂也已经能够提供钢铁了吧?”邓森不再讨论战争,这场战争,只要不出太大问题,不会出现差错,而能不能出问题那?几乎没有可能,日本也就最大限度能够派出这么多军队,战争进行两到三个月日本政府就受不了了,所以他并不担心日本的增兵;再说袁世凯,他现在是军力强大,可是大部分都是新兵,且训练比铁血军要低很多,真的打起来,邓森的十万预备役就能将其遏制住;至于**党,现在已经扩张到四十万的**军,也得到了列强各国的支持,列强就要让中国保持着分裂的态势,不过军事思想训练的落后,且有着邓森的影响,**军不足为虑,所以他很放心。

唯一让他感到为难的是工业计划,原本准备投资工商业的资金,因为这次战争花费大半,单单是物资购买就足足是近千万英镑,战后的抚恤还需要数百万英镑,也就是说,铁血军足足要花费一千五百万到两千万的资金进行战斗,而且是只赔不赚的战斗。

“现在军工厂都在全力生产,还有众多的青年加入,已经拥有两千人,按照你所说的流水线生产方式,生产速度不慢,唯一的缺点就是大部分工人的技术不过关,还待培养,而钢铁厂刚刚出钢,不过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至于民间的工业发展,我们已经挤出一部分钢铁,给予其使用,这个月汽车厂已经生产了三十辆汽车,成绩还是不错的,就是发动机需要进口。”一个月生产三十辆汽车,虽然说在美国这等工业大国来说几乎是可笑的,但是对于刚刚工业起步的皖北来说这就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这标志着铁血军今后的军用民用车辆可以自己生产,但是发动机确实是一个软肋,好在这个时代没有科技封锁,等到狄赛尔到来,定然就会有的。

“那就好,通知兵工厂,现在先停下重机枪生产,全力生产步枪以及手雷还有迫击炮,我们在火力上处于劣势,必须用数量抵消日军,只可惜迫击炮弹到现在都没有研制出来而且生产难度我们也生产不了”迫击炮弹,这是一个难题,因为邓森只是记住基本的形状,根本不知道如何设计内部,以及材料构造,老是用六十毫米口径炮弹当做迫击炮使用,威力太小了。

“明白”身后的一名文职人员得令之后马上纪律下来,然后出了会议室。

“元首我觉得应该将三地的驻军击中到朝阳去,同时让十一师,二十一师也调到哪里,在那里一定要抵挡日军半个月时间,然后再党卫军的掩护下撤到第二战区,所以现在我们就必须趁着日军正在调集物资,将所有作战需要的物资送过去,最重要的是工兵于其后方进行施工作业,将原有的五道战壕,扩展到三十里的数百战壕,将周边数十里地变作战场,让日军每攻破一个战壕就面对一个新的战壕。”挖战壕,很简单,一个人员足够的工兵团,在一天之内可以挖掘相隔十米,宽度两米,深度一点七米的战壕三十多道,击中铁血军全军四个工兵团,每天可以挖掘近十里地的战壕,战壕内相连接,一步步抵挡敌人,而且铁血军士兵也足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