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卷 第2章 龙啸(下)(2 / 2)

加入书签

袁世凯道:“盛极则转衰,这是天下不变的规律。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却二世而亡,英国号称日不落却江河日下。无可匹敌者。往往亡于内患……”

文增瑞以为袁世凯在担心民政,于是劝道:“嬴政暴虐无德而失民心、英国不思进取导致盛极而衰。陛下对外雄才伟略,对内德政广播,如今民心归顺、四方臣服,中华定当雄立万世。这怎是他们所能比拟?”

“雄立万世?”袁世凯淡淡一笑道:“我为帝国打下了这万里江山不假。但是后辈们呢?历朝历代谁能保证百世无昏君?”

“这……”

见文增瑞沉思不语,袁世凯继续说道:“权力是把双刃剑。它在雄才伟略地人手中就是开疆扩土的利器,在懦弱无能的人手中则是一国之大不幸,同样,权力在为民者手中会为万民谋福,而在为私者手中则会成为满足私欲、盘剥百姓的工具。我泱泱中华数千年里又有几个真正大公无私者?凡是人就会有私心,而绝对的权力却会无限的放大这种私心,因此这也就是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腐化的原因。我们无法消除人们的私心,却可以制造一个相对地、有监管的、有限制的权力体系……”

文增瑞已经感觉到了今天的话题,问道:“陛下所说可是民主制度改革之事?”

袁世凯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文相可知克伦威尔?”

“两百多年前为英国的英国护国公?”“正是!”袁世凯叹道:“他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至今人们对他依然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不过他的一生让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将分散的权力集中容易还是集中的权力分散容易?”

文增瑞此刻也放松下来,以一种学术讨论地口吻问道:“这个问题陛下可有结论?”

“我想,克伦威尔地前半生也是带着一种推翻**王权、建立真正议会制度的美好愿望而加入战争的,可惜当他凭着手中兵权得到了相当于国王的绝对权力之后,私心被无限放大,从而抛弃了最初地理想,变成一个军事独裁者……

“我的结论很简单。想要将分散的权力统一,只要用一场革命便可以达成,这也就是我常说地枪杆子里出政权。而得到了政权之后呢?谁又愿意在掌握了绝对权力的情况下让别人来分享?在权力绝对集中的国家里,想要民主无疑是要求掌权地人放弃他们手中的部分权力……你觉得这可能吗?”

“陛下是否已有定夺?”

袁世凯点点头道:“”

文增瑞进言道:“陛下。恕臣直言,各国民主制度臣也曾经详加研究,发现其中弊病并不少。不管这种制度地外衣有多么华丽、口号有多么动听,但是国家权力也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例如美国,其议会是银行家地俱乐部,而总统则是他们的代言人……”

袁世凯点头道:“我也知道想要做到人人公平、绝对民主是不可能地事情。但从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上考虑,即便是相对的民主、狭隘的公平,也要比将所有权力放在一个人手中安全。其次,让百姓一定程度上参与国家地管理,哪怕这种参与程度低到可以忽略,也能让国民有一种归属感。再次,爱国是植根在每个国民心目中最根本的民族认同感,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国家强盛,因此整体国民的意愿是不会与国家利益相违背的。如果赋予百姓参政、议政、监政的权力。一旦当权者的目的和作为偏离甚至违背了国家的利益,那么国民作为一个整体就能用这种权力纠正当政者的错误,而不需要再发动内战。何况现在所有地权力都集中在我们手中,只要我们最大限度的进行民主化改革,那么这种民主的广泛性就要比英美等国强得多!”

听完袁世凯的话,文增瑞沉思半晌道:“陛下心意已决?”

“是!”袁世凯看向这位跟随了自己五十多年的部下道:“从现在起的五年内,各级国民议会的选举范围将进行完全的扩大化,即进行实验性全民选举,并且立法、行政监督、宪法修改地权力也会逐步移交给国民议会。在1926年1月,我将最后一次干预帝国宪法的修改。也是最后一次任命你为帝国首相。到时候内阁成员完全由你组建,我不再过问任何行政决策,不过我会赋予国会完全的行政监督和对首相、副相的复选、弹劾权。你第一任首相任期只有四年,也就是说在1929年会进行第一次全民选举,是否有能力连任,就看你这些年的政绩了……至于选举制度,我会亲自在25年修宪地时候制定,不过首相只能连任一届。即最长8年……”

“陛下!不管如何变动,臣只有一个要求,希望陛下保留军权与帝位!”

袁世凯微笑道:“文相放心,只有在整个民主体系步上正轨之后,我才会交出兵权。至于帝位。那只不过是个形式……只要民主制度地实质建立了。这个帝位存不存在已经不重要。此事就日后再议吧……”

注:

对于这章的内容裸奔想了一天,觉得不管怎么写都难免会有争议。甚至会有不少砖头拍过来。绝对民主不现实,但是**裸奔实在难以接受,因此左思右想之下修改了四遍才上传。想拍砖地拍砖,但别太过火,谢谢。

另外呐喊一句:小说最他娘难写的是结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