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宣战(1 / 2)
近留言区有很多读者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裸奔考定写两个结局:一个照顾读者的意见,最终建立君主立宪制;第二个结局是照顾本书的书名与裸奔最初的思路,建立共和制。还有,袁世凯禁止后代当兵从政的训条,希望大家看清楚初衷和书中内容再发表意见。第一,裸奔书中的主角从来不是个圣人,而是一个权谋者,他定这个家训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稳定自己的统治。第二,书中也说明过,袁世凯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继承皇位,不过如果光是凭着他的影响力登基,又和以前的皇帝有何区别?所以他真正希望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够去历练一番,然后再上位。有的读者说看到某些情节看不下去了,这个裸奔理解,毕竟一本书不是专为某些人所写。裸奔尊重读者的意见,但并不代表要顺从读者的意见,因为我有自己的思路与思想。最后谢谢各位的支持,还希望大家继续踊跃留言,这些意见对裸奔有很大的帮助。
新官上任本该是春风得意的,但是中国的最后通牒如同一片沉沉的阴靈,笼罩在每个俄国新政府官员的头顶,让他们的好心情戛然而止。临时政府总理李沃夫得知这一消息,立刻召集军政要员开会,讨论如何回复中国的最后通牒……
“中国的最后通牒措辞严厉、盛气凌人,而且毫无回旋的余地,与其说是通牒不如说是宣战书。”宣读完通牒的内容。通晓外交之术地米留可夫毫不避讳的评价道:“以我对世界外交史的了解,这是古往今来第一份如此霸道的外交文书。”
尽管外交部长表现的义愤填膺、情绪激昂,但是并没有引起在场官员的共鸣。这些人一周前还代表着俄国不同的政治派系与势力,为了在权力分配中占得一席之地才聚拢到一起。此刻他们想的都是一旦与中国开战,自己的权力会受到怎么样的影响,而对于如何抵抗中国入侵根本毫不关心……
“诸位,现在国家面临着巨大地考验,我们这个临时政府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希望诸位能够拿出良策,让我们共度危机……”大地主出身的李沃夫坐在上首,他身材臃肿、肚皮圆滚。脸上堆积的赘肉向下垂着,就像一只沙皮狗。看着手下们各怀鬼胎的保持着沉默,总理无奈的问道:“米留可夫部长,可否与中国人谈判解决?”
米留可夫答道:“中国人开战的决心已经暴露无遗,想要通过谈判解决恐怕不太容易。即便中国人答应何解,恐怕我国付出的代价也相当巨大……”
米留可夫虽然没说出这个“相当巨大”的代价具体是多少,但听他的口气肯定小不了。如果一个新政府刚刚上台就割让大片国土求得和平,那这个政府也就基本走上了绞刑架。李沃夫见无法和平解决,于是对海陆军部长问道:“古契科夫部长,若我国现在与中国开战。有几分胜算?”
其貌不扬地古契科夫瘦弱得象根竹竿,他能够得到这个职务。并不是因为在军事上的建树,纯粹是李沃夫为了拉拢十月党人而搞地政治平衡。古契科夫求助般的看看身边的俄军最高统帅勃鲁希洛夫,但是后者根本没接收到他发出的“讯息”,于是海陆军部长只得将皮球踢给别人:“若是与中国开战,我国胜算不大……不过战争并不单纯是军力的对比,前线指挥才是关键,因此这个问题还需要勃鲁希洛夫元帅才能准确的回答……”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到了身材高大的勃鲁希洛夫身上,期望这位创造过辉煌战绩的原西南方面军司令能够说出他们想要的答案,可惜他们失望了。元帅语气平稳地道:“在下认为,我国一成胜算都没有!”
“勃鲁希洛夫元帅。您未必太悲观了吧?”在一片嗡嗡的议论声中,一个刺耳的声音响起,正是被誉为“劝说部长”的克伦斯基发言了。这位司法部长永远精力充沛、漏*点四射,不过他除了夸夸其谈和野心巨大以外一无是处。被列宁讥笑为“小牛皮家”。克伦斯基用不乏讥讽地语调道:“当年拿破仑号称欧洲第一将,不也在我国铩羽而归吗?如今我们的政府刚刚推翻了沙皇的统治,正得民心。难道还要屈服于中国吗?”
克伦斯基一直希望扩大自己在军界地影响力,从而掌控军权,因此将与之交好的科尔尼洛夫将军从前线调回首都,担任圣彼得堡军区司令。这一举动不可避免的与勃鲁希洛夫发生军权纠纷。勃鲁希洛夫反击道:“克伦斯基部长,我国现在在亚洲的驻军总数仅为30。枪少弹,而且大部分以中年士兵为主。难道您认为这些士兵能够挡住百万装备精良中**队吗?”
从军事上分析,勃鲁希洛夫的结论无疑是。俄国总面积2240万平方公里,其中在亚洲部分,包亚、远东、中亚五国、伊朗北部(这些在20世纪初都是俄国:一共1780万平方公里。然而俄罗斯历来都以欧洲国家自居,加上远东中亚地区驻军补给费用非常高,因此在亚洲的驻军从未超过50。战争爆发后,俄国的亚洲驻军一减再减,现在总数已经不足30,大多以中年士兵为主。欧洲战争不仅减少了俄国亚洲驻军的人数,好装备也都调到欧洲战场前线,现在这些亚洲驻军手里的步枪比它们主人的年龄都要大。反观中华帝国,常备陆军就有100以上,人口四倍于俄国,加上1895年建国后人口出生率稳步.?比率大大超过各国,动员能力简直让人不敢想象。
克伦斯基也明白这个道理,可他嘴上并不认输:“虽然兵力上我国并不占上风,但是我国并非不可胜!其一,中国人此举乃**裸的侵略行径,定会遭到国际社会地强烈谴责,而我国是为正义而战,自然会得到国际舆论的支持;第二,中国兵力虽多,但其在南方。我国严寒的气候就能让中**队举步维艰;第三,我国与英法等国为盟,为协约国在欧洲东线牵制了大量的德**队,难道协约国会坐视中国进攻我国而不顾吗?”
政要们对克伦斯基嘴里那些所谓的狗屁正义都直接过滤,但对于国际社会的支持却深以为然,毕竟俄国现在是英法的战争同盟。李沃夫点点头问道:“米留可夫部长,英法会不会支持我国?”
米留可夫思索片刻道:“很难说,在下也不敢肯定……”
“为何?难道英法会坐视中**队入侵我国吗?”李沃夫有些吃惊。应对国际危机往往有三个程序:首先是谈判,其次是请第三方调停或者支持,最后才是开战。现在与中国人谈判显然不太可能。若是英法也不支持就只有开战一途了。开战,无疑直接意味着失败……
米留可夫习惯性的用手理一理稀疏的头发道:“印度、缅甸以及东南亚乃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也是支持他们进行战争地粮仓、油库。由于欧洲战争的关系,现在那里的英国驻军已经严重减少,而中国在其西南边陲常年有15万驻军,并随时可扩军,威胁英国亚洲领:=中国之所以不对印度下手,主要原因就是他们需要进行海上贸易,而英国人掌握了海上交通线。一旦英国与中国进入战争状态,那么英国必定在海上堵截中国商船,而中国人也会对印度发起进攻。这种情况对于中国来说,损失的仅仅是海上贸易。但英国人可能会因此陷入饥荒之中,甚至最终输掉这场战争。所以英国会不会帮助我们还不敢确定……”
克伦斯基道:“米留可夫部长,您的分析有道理,但是并不全面。现在英法美三国联军能在西线压制住德军。全靠我国在东线的牵制。若是我国退出战争或者抽兵东调,恐怕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吧?”
米留可夫道:“对,我国目前的作用主要显现在欧洲战场。一旦我国减少东线兵力。德国人就可全力在西线作战,这也是英法要倚重我国的地方。不过英国人是否会来帮助我国,就要看他们如何权衡了。如果认为我国地作用值得他们冒失去印度的风险,那么他们就会来帮助我国,反之……”
克伦斯基道:“总理先生,我有一个办法……”
↑返回顶部↑